金牌拍卖再度流产?主办方:邹凯爱心不贱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金牌拍卖再度流产?主办方:邹凯爱心不贱卖
2010年03月21日 13:40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8月17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中国选手邹凯以16.050分勇夺冠军,西班牙选手赫尔维 ·德费尔以15.725摘得银牌,俄罗斯选手安东·戈洛楚茨科夫以15.650分夺得铜牌。 chinanews发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那个慈善晚宴我去了一会儿就走了,因为被通知金牌又拍卖不成了。”昨日,正在北京训练的北京奥运会体操“三冠王”邹凯有些郁闷,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尝试拍卖金牌失败了。邹凯这枚宝贵的“金镶玉”,为何两次拍卖不成功?昨日记者联系了慈善活动主办方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该基金执行委员会委员赵先生解释:“为募集更多善款,因此这次再次保留了邹凯的金牌。”

  当天临时取消金牌拍卖

  “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体育明星慈善夜”活动前晚在北京举行,当晚共有9件物品成功拍卖,一共筹得635万元善款。但令人意外的是,邹凯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的自由操金牌没有出现在拍卖之列。

  在这场慈善夜举办的前一天,邹凯还兴冲冲地表示:“希望拍卖个好价钱捐给灾区,必要时可能上台吆喝一下。”然而,当晚现身慈善晚宴的邹凯却临时接到通知:金牌拍卖不成了。“我只在那里待了一会儿就走了,因为说凤凰卫视要采访。”邹凯说。记者随后了解到,在慈善夜开始前邹凯的金牌就已经确定不拍卖了,只是不知是何原因,主办方当时没有进行说明。

  昨日,记者联系了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该基金执行委员会委员赵先生表示,临时取消邹凯金牌拍卖实属无奈之举,“其实邹凯这枚金牌咨询的买家很多,在拍卖当天上午还有人表达过兴趣,但是我们觉得价格并不合适,所以最终没有拿出来拍卖。”他解释说,为了能募集更多善款,才再次决定保留邹凯的金牌。

  最好价格才对得起邹凯

  早在2008年9月30日晚,在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举办的“中国奥运金牌名将慈善宴”上,邹凯的这枚金牌就在万众期待下被告知将延期拍卖。当时该基金会总干事陈宁解释说,众多企业和个人对这块金牌的兴趣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我们之前也没有想到会这么火爆,因此我们考虑是不是把邹凯的金牌交给苏富比拍卖行,面向全球进行拍卖。”不过,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陈宁表示是因为这些拍卖行的手续费和佣金综合高达30%,“我们一直希望他们能把佣金降低到10%以内,另外我们会留下百分之几的份额作为基金会日常运作的资金。”据悉,邹凯这枚金牌目前仍然在基金会。

  邹凯的金牌到底要拍出多少钱才合适?赵先生表示基金会并没有具体期望的价格,只希望是最好的,“邹凯年纪这么小,有这样的爱心和胸怀非常难得,我们认为必须是最好的价格才对得起邹凯的一片爱心,所以不能随便就被拍走。在这次的慈善晚宴上,韩美林老师的雕塑拍出了最高的100万,我想如果(邹凯的金牌)这次拿出来拍卖,应该能超过100万吧。”赵先生表示,基金会并不急于拍卖邹凯的金牌,“邹凯的金牌下半年我们会有计划,在合适的时间,实现最大价值才会拍卖。”本报记者 盖源源

  邹凯否认欲拍千万传言

  “两次没拍卖成功我肯定还是有点郁闷,有点着急嘛,毕竟想把拍卖所得捐给灾区,当然是越快越好。”邹凯说,基金会表示年内会第三次拍卖,他也十分期待。

  邹凯说,这枚自由操金牌他一直十分珍视,当时也是一位记者的提问让他有了拍卖捐款的想法。“在北京奥运会我拿下了最后一枚单杠金牌后,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个记者就问我有没有想过把金牌拍卖了来做慈善活动。发布会结束后回到奥运村,我觉得这个记者的提议不错,于是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杨威、李小鹏等几个老队员。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因为拍卖金牌会比直接捐款更有意义。后来我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征求爸妈的意见,他们也很赞成。之后,我才决定将其中一枚金牌进行拍卖。”邹凯说,三块金牌他都非常想珍藏,但他最终还是选了自由操这块金牌,“团体金牌肯定不能拍卖,那是我们体操队团结努力的结果,我们六个人手一枚,是最最珍贵的回忆。而自由操和单杠是我的单项金牌,拿出来拍卖会比较好。”

  在邹凯心中,能够拍个好价钱就行了,他没有想过具体数目,“当然是越多越好,毕竟是捐给灾区嘛,不过之前有说法要拍千万,那是没有的事情。”邹凯表示,虽然这次金牌没拍卖成,但他在清明节还是要来慰问灾区。“清明节跟体操队一起过来,好像他们要办晚会。”邹凯说,他的节目基本定了,就是独唱歌曲《风雨操场》,“当时拍卖善款就说要用在灾区进行‘风雨操场’建设,我想唱这首歌比较合适嘛。”本报记者 盖源源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