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揽,又是包揽。当中国棋手在恒丰杯第十一届象棋世锦赛上实现男子个人团体十一连冠、女子个人八连冠的傲人战绩时,恐怕没有人会显现出激动的神色。
的确,在贴上“中国”标签的象棋领域,中国棋手始终有一种“独孤求败”的寂寞感,并非因为对手实力不济,而是涉足“楚河汉界”的外国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在世锦赛上,即使是代表美国、法国参赛的棋手,也是一张中国面孔。因此,在象棋世锦赛上,总要设立一名“非华越裔”冠军,以此来鼓励华人和越南人之外的棋手提高棋艺,不至于因为目前过大的实力差距而对象棋失去兴趣。
要改变没有对手的尴尬,让象棋真正走向世界,“养狼”肯定是必由之路。本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开始之前,中国象棋协会首次在北京举办了“非华越裔”象棋棋手培训班。9位德国棋手和3位芬兰棋手有幸成为第一批学生,老师是特级大师徐天红和张国凤。
面对这些金发碧眼的学生,徐天红特级大师笑言:“养狼?其实他们连羊都算不上。”据说,这些欧洲棋手的水平也就和世锦赛举办地山东新泰的当地棋手实力相近,想在短期内对中国棋手形成威胁,显然不太可能。
这些外国棋手都是纯粹的业余棋手,职业有内科医生、化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警察等。他们大都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棋瘾很大。一位德国棋手说:“我平常在德国很忙,也没有下象棋的环境。这几天我下棋的局数几乎赶上我在德国一年的对局数了。”徐天红在与洋弟子接触几天后也感觉“他们很聪明,就是锻炼机会少,要是能加强培训密度,进步会非常快的”。
第一期培训班的效果不错,一些没有吃到“小灶”的外国棋手对此还挺有“意见”。世界象棋联合会和中国象棋协会也有意继续举办类似的培训班。很多洋棋手表示,有高水平老师的指点,进步比自己摸索显著得多。
在第十一届象棋世锦赛上,俄罗斯象棋协会成为世界象棋联合会的第二十三个会员,以往,象棋在海外的推广,大都依靠世界各地的象棋协会。对此,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刘晓放表示,象棋走出去的方式必须要发生改变,“仅仅依靠当地协会的力量还不行,我们的留学生、在海外留学的棋手、华人社团等等,都可以担当起象棋推广者的角色。”这次德国队在世锦赛上表现很活跃,很大程度上就是缘于几个中国留学生在队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不少外国棋手说,现在想找到英文的象棋棋谱和棋书还比较困难。而这已经成为刘晓放等人的一块“心病”,“懂翻译的人不太会下象棋,懂象棋的人又不擅长翻译,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英文棋谱和棋书缺乏的局面必须要有所改变。”
“希望有朝一日,‘非华越裔’冠军这个奖项最终能在世锦赛上消失。”刘晓放最后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