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石退出被指"嫌贫爱富" 投奔中甲只因钱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李世石退出被指"嫌贫爱富" 投奔中甲只因钱多
2009年06月03日 09:17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6月2日韩国传出惊人的消息,世界棋坛奇才李世石向韩国棋院发出停职书,表示将要离开棋坛一年半(2011年1月回归,休息期间只参加日期已经确定了的围甲、富士通杯和亚洲杯)。这一举动很显然针对5月26日“韩国职业棋士会集体讨论惩罚李世石”一事作出的反击,乍一听闻觉得惊世骇俗,但仔细一想以李世石的性格和“前科”,有这样的举动也在情理之中。

  起因

  “嫌贫爱富”投奔中甲

  不参加韩国围棋联赛遭处罚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韩国国内经济状态不太好。今年的韩国围棋联赛,有4支队伍宣布退出,导致韩国围棋联赛差点流产。经过各方努力,终于有3支队伍愿意加入韩国围棋联赛,其中包括李世石的家乡队伍。为了体恤李世石的家乡队伍,大家还达成一致,让李世石家乡队伍拥有优先选秀权,能选到李世石。但是由于李世石要参加中国围甲比赛,围甲比赛基本上都安排在周四或者周六,而韩国围棋联赛安排在周三至周日之间。这导致李世石频频在围甲与韩国围棋联赛的时间上撞车。

  贵州百灵队签约李世石的价格为赢一盘奖金人民币10万元,输了没钱。以韩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看,1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大头衔战冠军奖金,李世石要在韩国连胜7至9轮,才能拿到这10万元。从个人利益得失的角度出发,该参加哪个,该放弃哪个,是很容易判断的事情。

  特立独行的李世石当然选择退出韩国围棋联赛,这就直接导致韩国围棋联赛的影响力与看点减少,相当于砸了大多数韩国棋手的饭碗。5月26日,2009年上半年韩国职业棋士大会在韩国棋院二楼召开,会上讨论李世石放弃参加韩国联赛是否应受到处罚的议题,结果超过半数的棋手认为李世石的行为是错误的(86票赞成,37票反对,2票弃权),应该受到处罚。尽管韩国棋院并未规定韩国棋手必须参加韩国围棋联赛,以此为由处罚李世石显得理由不够充分,但谁让李世石犯了众怒呢?

  后果

  负气“退出棋坛1年半”

  李世石与韩国棋院两败俱伤

  5月26日的投票结果出炉后,韩国棋院理事会决定6月再讨论对李世石处罚的具体措施。但李世石何许人也?说好听点他叫特立独行,不好听的就是桀骜不驯。不等韩国棋院的处罚结果出炉,李世石主动自残——向韩国棋院提出退出棋坛1年半,期间只参加日期已经确定了的围甲、富士通杯和亚洲杯。

  李世石九段给韩国棋院留下了一封信后就不辞而别。昨天,他的哥哥李相勋七段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此事,原本李世石也要出席这个发布会,但最终只有李相勋一个人出现在记者的面前。李相勋解释说:“李世石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比较疲惫,经过慎重的考虑和他本人的意愿,最终决定离开一年半。”

  李相勋透露“弟弟(李世石)得知投票结果后非常伤心,考虑再三,上个星期作出了这个(退出棋坛一年半)决定”。有记者问,如果韩国棋院方面撤回要处罚的决定,李世石会不会改变主意。李相勋表示,这不是要胁,“这件事让弟弟受到很大冲击,他感到身心疲惫,即使比赛也难有好状态,需要时间进行休息、调整”,所以才会作出这个决定。

  另外,李相勋还对李世石不参加韩国联赛一事作出了辩解:“家乡新安郡太平盐场队在加入联赛之前,李世石已明确向韩国棋院表示了不参赛的意愿,当时说的是如果只有6支队参赛就不再参加(李世石原来的主队退出了),如又增加2队,8支队参赛时再联络。因为他认为联赛不会存在奇数队就开赛的可能(最终7队参赛)。李世石在此前已明确表示了意愿,怎能声讨弟弟(李世石)打电话通报不参赛是晚于最后截止时间呢?”李相勋的辩解听上去也有道理,但李世石跟韩国棋院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不参加韩国联赛只是激化双方矛盾的导火索罢了。

  从李相勋的表态不难发现,李世石“退出棋坛1年半”的决定基本上很难改变,尽管他这种“退出”准确点说只是“休整”,然而在日新月异的当今棋坛,一年半的时间实在太久、变数太大,李世石本人的职业生涯以及韩国围棋在国际棋坛的竞争力,都有可能因此遭受巨大的影响。毫无疑问,这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