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对中国羽毛球来说,2010年最紧要的不再是成绩与金牌,而是如何抓住那只无形的市场之手。今年,停办了整整8年的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重新恢复了。它大致会是什么样?为什么又要重新恢复?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中国羽毛球将如何顺应市场呢?
学 向乒乓联赛看齐
重张的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到底什么样?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说:“基本按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模式走,这样可以有个借鉴,使羽毛球联赛的起点高一些。”
具体地讲,在2009年12月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排名赛结束后,目前确定的羽毛球联赛有3项内容,第一,哪些俱乐部具备了参加今年职业羽毛球联赛的资格;第二,俱乐部联赛采取的是混合团体赛,而非最初设定的男团和女团赛;第三,赛期初定在今年5月至8月进行,但它不是每年固定的,2011年可能改为2月至5月期间完成。原因是在2010年和2011年举行两年联赛后,到2011年需要为2012年伦敦奥运备战让路。
得 有利项目普及推广
8年前,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为何停摆?“当时,那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刘凤岩回忆道,“在举国体制下,大家首先要保证中国体育大项的运动成绩。羽毛球对运动员体力要求比较严,国际赛事日程安排得又比较紧密,导致运动员伤病较多,特别是尖子更是如此。”这是当年羽毛球联赛停摆的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支撑羽毛球联赛的费用相当紧缺,难以为继。
“近年社会经济条件更好了,运动队寻找冠名赞助的问题也比以前好解决了,在这种情况下,羽毛球联赛有了重张的基础。”至于办联赛的好处,刘凤岩认为:“举办联赛不仅可让国手和地方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个人收入有所增加,而且对年轻队员而言,一年能多打几十场高水平的比赛,这对他们提高能力和增加经验非常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对羽毛球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也非常有利。”
失 积分少了伤病多了
多了个羽毛球联赛,在时间上就必然会与国家队现有的训练和比赛安排有冲突。目前国家队全年的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有12站,赛程涵盖全年,这还不包括今年的汤尤杯、明年的苏迪曼杯以及非奥运年都有的世锦赛。
刘凤岩说:“参加联赛,国家队队员就要放弃一些国际比赛,这样,他们的世界羽联积分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比赛数量总体还是增加了,这样很可能影响了运动员体能的储备,出现更多的伤病。为此,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去年年底上海公开赛期间就表示:“明年国家队外派比赛将更多地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和伤病情况决定,跟着状态走。”
影响联赛招商引资最为关键的是电视转播。“目前我们正和央视在谈。”刘凤岩说,“我们也可能会和地方电视台进行合作。”
难 租不起明星球员
刘凤岩表示,羽毛球联赛“基本上按照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模式走”。那么目前运行多年的乒超联赛中的一些制约,将来也会成为羽毛球俱乐部联赛的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运动员的租借问题。
尽管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员储备非常雄厚,但是对市场有号召力的明星运动员毕竟还是少数。在现行体制下,羽毛球运动员的注册和所有权还在各个地方体育局,无法像篮球、足球运动员一样做到真正的俱乐部间流动,这样在“物以稀为贵”的规律作用下,明星运动员的租金也会水涨船高,花大钱租队员打比赛会成为俱乐部沉重的负担。
此外,由于运动员的肖像等权利并不归属俱乐部所有,因此俱乐部商业开发的余地非常有限,为了保证俱乐部的收支平衡,一些俱乐部不得不出卖主场主办权,这样会形成主队在异乡打主场,给联赛的管理和拓展都带来不利影响。刘凤岩主任说:“在政策和体制的大框架下,我们会尽全力,想办法,但是体制外的事情,我们也确实无能为力。”
术 取悦球迷增加投入
尽管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目前很多方面还不确定,并且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国家乒羽运动管理中心对于做好这项赛事,已有考虑。从球迷入手,增加投入是中心工作的大方向。
搞好联赛,首要任务就是提升联赛的关注度。乒羽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凤岩说:“乒羽都是中国的优势项目,但是都存在‘审美疲劳’的问题。将来羽毛球联赛我们考虑要把比赛多元化,争取与球迷形成互动,甚至增加一些娱乐元素,唤起球迷的激情,增加联赛的吸引力、精彩程度。”
同时,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羽毛球联赛的潜在关注者,乒羽中心的另外一项举措,就是加大对于群众羽毛球比赛的投入。刘凤岩说:“我们目前的业余俱乐部会员联赛,全年搞十几站。将来我们一方面是把比赛越做越精,同时我们希望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在一站下面搞几个分站,把群众羽毛球的龙头做起来。”
另外,增加对俱乐部的资金扶植也是国家乒羽运动管理中心办好羽毛球联赛的一个考虑。“现在中心一年的收入两千万,全部贴在了乒超联赛和乒超俱乐部上,中心一分都没有留。”刘凤岩说,“将来羽毛球联赛我们也会大力扶持。”
飞鸣镝
大有可为
李远飞
尽管受到外界因素和体制的限制,但是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仍旧大有可为。
想象中,羽毛球俱乐部联赛也会比乒超有看头。因为与乒乓相比,羽毛球的悬念要大得多。除了林丹这样极个别的顶尖选手外,其余国内选手之间的胜负悬念仍旧很大。此外,国际上的高水平运动员也不像乒乓项目那样,即便请进来,多数也基本打不过国内选手。这样,足够高水平的外援也会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
更重要的是,羽毛球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记者所在的部门只有14个人,但是其中常年坚持每周至少打两次羽毛球的人就有好几个,而距离记者单位不远的东单羽毛球馆,如果不提前预订场地,保证没你的地儿。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证明羽毛球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市场。这些年,东西南北中羽毛球赛、中国羽毛球会员联赛这些民间赛事异常火爆,而各种企业赞助举办的民间比赛更是如雨后春笋。在民间羽毛球市场如此火爆的情况下,只要多想办法,就能够把观众请到联赛的赛场中来。
有了这些,招商、转播可能也就不会再是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的困难。甚至因为将国外的顶尖高手请到联赛中来,中国选手少打一些国际比赛也无伤筋骨,因为比赛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下降,而且能够得到锻炼的人更多了。体制外的事情做不了,体制内的事情依然大有可为。如果能把体制内的事情做到位,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也同样大有可为。J131
本报记者
李远飞J131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