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男篮预赛前天收兵了,同行们都戏称这是一个没有外籍球员参战的“CBA附加赛”,是一次对本土球员成色的检验。成色如何呢?喜忧参半。
先说喜。不能引进外籍球员的解放军队即八一队,夺得赛区头名,且剑指全运会冠军。而在3月20日结束的常规赛上,没有外籍球员的八一队首次无缘季后赛。注重国内球员培养使用的广东、江苏和辽宁队,也都夺得赛区第一名。粤苏两队的目标也是全运会冠军。
再说忧。首获CBA亚军的新疆队,在失去外援和巴特尔后,不仅输给CBA新军天津队7分,还要通过附加赛去争晋级全运会决赛圈资格,而天津队直接进军决赛。没了外援的福建队,则连附加赛都没机会。名列CBA常规赛第四名的陕西队,干脆连预赛都不参加,因为自己知道没戏,本来球员就是七拼八凑的,注册资格就不合格。
直接进入决赛圈的8队中,湖北队属于另类,他们于3年前就招兵买马,利用“交流”把东莞新世纪的几名主力队员买来打球。东道主山东也是早早下手,不仅跟巴特尔有约定,还通过其他项目“交易”到辽宁的杨鸣、刘相韬、谷立业3名大将,目的也是要在家门口拿冠军。能不能拿到不好说,反正是这么盘算的。
以“金牌为纲”的全运会每4年一届,为了金牌,为了各地体育官员的政绩,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当硝烟散尽,买来的运动员又各奔他乡,看着挂在墙上的奖状、摆在柜里的奖杯又有何用?不辛勤耕耘育人,只求急功近利,这是对体育的最大伤害。
本报记者 孙保生 J07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