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报上得知刘翔要开新闻发布会,从收音机里听到孙海平站出来帮助徒弟辟谣,坚称不会退役,刘翔埋头苦练,挥汗如雨。根据常识判断,传言一定是起到了侵扰的作用,不出来以正视听,经过网络的渲染后果不堪设想。
眼看着这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时过一年,那一天上午的退赛仍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挥之难去的隐隐的遗憾,甚至是伤痛。都说时间可以涤荡抹平一切,但是300多天过去了,包括我们在内的太多人还没有真正放下心中的那份沉重。也许有些矫情了,但总像是还欠缺一个答案,是对于那天的追问还是刘翔未来的愿景,也许是两者紧密地焦灼在一起。当然最重要是刘翔早一些释然解脱。去年的8月21日晚上,他其实是可以出现在鸟巢看台上的,只需要一个挥手或是鞠躬,全场回应的必将是掌声以及宽厚的胸怀。
翻看刘翔的成长历史,我们曾经慨叹他的神经无比强大,前所未有的“九道奇迹”就足以让他骄傲一生。这样一个广告曝光无数但是又充满神秘的巨星,日常只能在车里仰望外部的世界,他是我们所有人眼中“熟悉的陌生人”,他必须将自己包裹严实,用调侃来化解外部的挤压和热盼。过去的三百多天,我们仍然无缘去接近他,也许他会躲在人后慢慢地舔着自己的伤痛,对于未来他也并非每一时刻都坚定异常。
一个25岁的巨星是需要引领的,父兄可以做到,师傅也是指路明灯,但作为曾经的中国体育的最杰出代表,他的命运是要用系统、持续、科学的方法去锤炼与呵护。快一年了,刘翔始终没能静静地坐下来将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与公众分享,这不是什么公关技巧,这只是一种姿态。谁可以帮助刘翔完成这一切呢?谁可以为他的复出第一次参赛安排得周到得体?阿姆斯特朗退役四年之后,再战环法,他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要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未来体会到,他们的父亲不仅是禁药漩涡中的人物,更是一个全心投入自己热爱运动的人,是不是冠军不再重要。何必一再去推测复出后的刘翔还能否夺得金牌,重新站起来的他可以不再是什么巨人与飞人,只要他愿意回来,只要这项运动对他还有强大的吸引力,就要感谢他告诉我们,热爱是坚持的唯一理由。
帮帮刘翔吧!不需要掌声,只要关注的目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