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吉孙祥写专栏讨薪:请朱骏不要欺负弱势球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孙吉孙祥写专栏讨薪:请朱骏不要欺负弱势球员
2010年03月31日 11:11 来源:体坛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30日晚,朱骏在接受上海五星体育采访时公开发言:“孙祥的事是他自己的事,孙吉要讨薪的话拿出证据来。”据称,申花俱乐部目前还拖欠了孙吉百万薪水。而孙吉的双胞胎弟弟孙祥,不顾用自己的前程来冒险,为哥哥讨薪。孙祥称,如果朱骏不补发孙吉的百万欠薪,他将不与申花续签一年合同。朱骏在针对这一事件发言后,吉祥兄弟在体坛周报撰写专栏,欲澄清事实讨回公道。

  孙吉:我们不会放弃!

  3月12日,我去武汉体能测试,晚上八点到上海,一下飞机,二哥就跟我说他拿到了去年的薪水,但同时也跟申花续约半年。二哥说,他跟朋友在外滩吃饭,总算了结了一件大事,叫我立即赶去跟他会合,他那天要请客吃饭。

  那天大家都很开心,还有朋友说,如果你们兄弟俩同场比赛应该满好玩的,我说我不能踢跟申花的比赛,很遗憾。那天二哥请客大家吃了顿好的,然后我说,等我拿到欠薪,我请大家去杭州玩两天。但其实,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时势弄人,没人知道足协会阻扰孙祥的注册,就连深谙各项法律和法规的申花老板都没有想到。孙祥这两年憋了很多,要不是以去年的年薪和夏季放行孙祥出国为条件,二哥应该也不会签下那半年的合约。双方斡旋了很久,其间我们咨询过律师朋友。

  我一直想着要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要学会理解。虽然舆论对申花老板的报道一直以来都处在比较负面的位置,但作为从小就没离开过申花的我们来说,对申花的那份感情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

  2003年,我们刚踢联赛不久,申花拿了冠军,当时,杜威、于涛、吉祥兄弟等球员都被大家所喜爱,我记得我们去嘉年华玩,连负责吊娃娃的工作人员都跟我们开后门,出去吃饭都会有热情的球迷跟我们合影留念。家里的姑姑舅舅叔叔伯伯,每次比赛前很久就盯着爸妈问他们要球票。每天宿舍楼下都会有很多个足球是要我们签名的……很长一段时间,吉祥兄弟是跟上海申花连在一起的。

  年华似水,即使是现在想起那些还是会由衷地感到幸福,只是在当下申花,早已物是人非;却是来到绿城,仿佛又感受到当年申花的味道,希望吴(金贵)指导像03年一样,再带着我们打出一片天地。

  我是个不太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人,对于二哥,虽然是这么多年的好兄弟,很多东西大家都放在心里不用多说了,但这次,他一个人在上海,要勇敢面对那么多那么复杂的人和事,我知道二哥最近还在感冒发烧,谢谢二哥!一切都尽在不言中吧!我们不会放弃的!

  孙祥:请朱先生不要欺负弱势球员

  去年春天,当我还在维也纳踢球的时候,接到上海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大哥被120送去医院了,原来在康桥的一次训练中,大哥头撞到球,晕过去了,队医怎么都叫不醒之后,只得打120叫来救护车……

  去年联赛客场对深圳,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哥在比赛中又一次撞到了脑袋,我在深圳陪大哥度过了心痛的一夜,他一直在吐,同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可以问五六遍……

  去年联赛第一场大哥就受了重伤,我从奥地利打电话问他,他都不肯告诉我有多严重,他一直很想为申花上场比赛。直到我知道他的伤需要手术,他才说,他也很失落,一心想着好好踢球,争取为申花拿个冠军的,没想到天意那么捉弄人。

  所有认识大哥的人都知道,他很单纯,也很善良。当初知道由国企转为民营企业,将心比心想毕竟是老板自己的钱,薪水有所影响也在所难免可以理解,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的职业是在大众的眼皮底下,而我们作为劳动者的权利有一天竟然需要花那么大的心力去努力。

  这两年,我一直试图避免去说一些朱先生的是非,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说话做事要低调小心,尽量做到超脱,就连在体坛写专栏,关于申花的,除了祝福我没发表过任何的看法。可很多时候,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好几次莫名其妙有人来提醒我,老板希望我不要跟记者乱说话。

  我很喜欢在国外踢球,每天上班下班,没有是非,没有斗争,更没有讨薪维权的辛苦,这是我至今仍执著于留洋最大的原因。在国外,我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另一门的语言,交到了很多善良的朋友。回申花的这半年里,我学会了很多劳动法的条例,学会了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护自己并洁身自好,也交到了很多律师的朋友,但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朱先生昨晚说:“申花不会欺负弱者,也不会向无赖低头。”这点刚好跟我们两兄弟达成共识,我在国外踢球,谈的是年薪,并按月发放;而在申花,谈的是年薪,俱乐部以“拿去敲章”为由,没收合同,并在来年以各种理由相挟,决定前一年的薪水是否要发。我知道我们手上没有合同我们是弱者,希望朱先生以他自己的说法为鉴,莫欺负弱者,那样才能得道多助。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