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奥项目行走在举国体制和市场化之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非奥项目行走在举国体制和市场化之间
2009年04月05日 08: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小球中心想沾举国体制的光,国家队的组建利于球员管理,但与职业球员间的利益冲突仍难平衡——

  非奥项目行走在举国体制和市场化之间

  本报记者 杨屾

  2009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比赛中,中国小将的表现相当出色,7名选手进入外卡赛,其中5名选手进入正赛,特别是田鹏飞和肖国栋,都闯入了第二轮,再加上已成名的丁俊晖和梁文博,中国斯诺克的水平,正趋大幅度提高之势。从丁俊晖的一枝独秀,到现在初步形成一个有较高水平的团队,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它?“举国体制是所有项目提高水平的法宝,我们正在探索,走一条举国体制和市场相结合的台球发展之路。”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台球部部长王涛说。

  丁俊晖模式曾被视为培养职业体育人才的方向

  2005年4月6日,随着最后一颗黑球落袋,丁俊晖以9∶5击败了“台球皇帝”亨德利,成为首届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的冠军,当时年仅17岁的丁俊晖一夜成名。随之而来的,除了鲜花、掌声和金钱,还有关于小丁成长模式的研讨。

  “丁俊晖模式”,是完全脱离了“业余体校→体校→省体工队→国家队”的传统体育人才成长模式。家长重金栽培、海外深造、自力更生,丁俊晖的成才之路留下了深深的个人烙印。

  丁俊晖小学辍学,随家南迁后终日与球杆球台为伍,各种费用和未来的风险完全由自己承担。对于这种模式,有人说是赌博,不可复制。有人则说成是未来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

  “没有哪种模式是肯定能成功的,即便受过传统教育,同样有很多人碌碌无为。丁俊晖模式在国外就不算新鲜,因为国外很少有专业的体校,绝大多数体育明星都是从小在家庭的熏陶下成长。试问科比·布莱恩特或15岁就得过冠军的亨得利,他们的模式是什么样的?丁俊晖只是向国际化迈进了一步而已。看看体育在欧美的发展道路,我们甚至可以预测丁俊晖模式会成为以后的主流模式。中国有庞大的台球人口,完全可以走出更多的丁俊晖。”一番争论过后,赞同的声音似乎成为主流。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台球这样的非奥运项目而言,国家几乎不提供体校→专业队→职业队的成长道路。打台球的人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走与丁俊晖同样的路。实际上,现在中国台球所有的知名选手,都是自己练出来的。

  “我12岁就自己从重庆来广州学习斯诺克了,因为我家并不富裕,所以我从那时起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没有父母相伴。16岁时我又来到北京做球手,靠挣工资来养活自己。”肖国栋说。

  与丁俊晖相同的是,肖国栋也是从小放弃学业,但与丁俊晖不同的是,肖国栋的家人并不同意他打斯诺克。在本届中国公开赛上,肖国栋一举击败丁俊晖,虽然其中也有偶然因素,但丁俊晖的成功和肖国栋的成名,大有殊途同归之意——民间的培养模式同样能造就台球人才。

  非奥项目搞举国体制有利于球员的训练管理

  在台球人才陆续从民间冒出来的同时,2007年,斯诺克国家队也开始酝酿组建。2008年7月,斯诺克国家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非奥项目也开始向举国体制看齐。

  “举国体制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提高水平的法宝。”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台球部部长王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我们毕竟是非奥项目,不可能像奥运项目的国家队那样,能够长期集训并有足够的训练经费,准确地说,我们是在走一条举国体制和市场相结合的台球发展之路。”

  在王涛看来,民间培养台球人才的模式,确实有其可取之处,否则,现在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年轻的、有潜力的台球选手。但是,民间培养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

  “每个有潜力的年轻选手,他们的家庭状况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像丁俊晖的父亲那样,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去培养孩子。如果有潜力的孩子家境很困难怎么办?显然,举国体制的优势,不至于让这些人才流失。”她还举例说,像金龙、李行,他们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如果没有举国体制,他们很难负担昂贵的训练费用。

  从球员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很愿意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在国家队训练当然好了,训练津贴什么的倒在其次,关键是大家可以一块练球,这样球技提高得更快。”肖国栋说。国家队主教练李金也表示,这次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中国选手能有如此表现,和近两年国家队的集训有很大关系。

  “在国家队一起练,和他们自己练绝对是不一样的,因为个体的训练是难以掌控的。”李金说,“说实话,有些运动员比较散漫,你不看着他,他就偷懒,要自己练,肯定不会有什么进步。但在国家队,每天按时起床,按时训练,按时休息,相互之间又可以进行切磋和比赛,进步能不快吗?!”

  当然,成立台球国家队,借助举国体制的优势,好处还有很多。据记者了解,国家斯诺克队目前已经配备了两名体科所的科研教练,专门负责球员的心理辅导,这种辅导不是赛前突击性质的,而是长期的。可以想像,如果不借助举国体制的优势,光凭运动员自身的能力,恐怕是难以达到的。

  再比如,成立了国家队,球员们可以体会到为国争光的感觉,增强他们场上的顽强作风和拼搏精神,也便于做思想工作。就拿此次丁俊晖失利来说,正是中心领导的安抚,丁俊晖才逐渐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生日。

  “确实,靠民间力量出了一个丁俊晖,但问题在于,丁俊晖目前也不是顶尖的,他也处于‘半山腰’的状态。我们认为,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从专业角度,从更高的境界去培养丁俊晖。国家组织大家一起干,总比个人单干要有效得多。举国体制的优势在于集中更多的优势资源,如果早几年抓,相信现在可能就不止出一个丁俊晖了。举国体制和民间培养,在我们看来是不矛盾的。”王涛说。

  如何协调经纪人和管理者间的分歧成难题

  举国体制和民间培养并不矛盾,但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之间却始终存在着争论。

  众所周知,职业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但受困于现有的体制,中国的体育职业化进程并不顺畅。

  足球,作为职业化改革的先驱,目前的情况是举步维艰。当有人喊出“回归旧有体制”的口号时,迎来的却是骂声一片。而当冯潇霆、周海滨以一种职业的方式离开中国足坛的时候,听到的不是各俱乐部或高层去讨论如何让足球实现真正的职业化,而是如何规避“叛逃”事件的再次发生。

  如果以纯民间培养模式发展下去,目前中国的斯诺克选手,很可能都将成为亨德利、奥沙利文这样的“单干户”,靠奖金和赞助训练、比赛、生活。但举国体制介入后,他们未来发展的轨迹,势必会改变。足球或者其他项目上产生的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之间的矛盾,经纪人和项目管理者之间的分歧,会不会也发生在中国的斯诺克选手身上呢?

  答案是肯定的。

  拿目前拥有经纪人的丁俊晖来说,丁俊晖曾一度享有直接进入1/4决赛的特权,这项特权直到今年中巡赛才被废除——全国排名前16位的球手将一视同仁,都要从正赛第一轮打起。而关于中巡赛的出场费问题,也存在着分歧。

  “这些都是经纪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博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经纪人想多挣钱,管理者则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作为管理者,小球中心方面虽然不愿意过多地议论此事,但也并不避讳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只要各方面本着促进台球运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妥善的解决。”王涛说。

  王涛说,中心不会干预运动员个人的商业赞助,比如衣服上的赞助商商标等,但当他们以国家队队员的身份出现时,就必须按照国家队的相关规定操作。如果一些球员没有自己的经纪人,从中心的角度看,中心很愿意为他们进行运作,对他们进行包装。

  “我不知道中心扮演经纪人角色的结果会是怎样,但实事求是地讲,中心可能没有精力去做这个事情。如果真的做,也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中心和运动员之间的利益分配等。”该业内人士表示。

  适合中国国情的台球发展之路还有待探索

  但不管怎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在举国体制的护航下,中国的台球运动确实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国外的选手确实很羡慕我们。”李金透露,“每次当我们以国家队的身份出现时,那些英国选手都会感到‘害怕’,塞尔比就和我说过,如果我们这样练下去,以后大部分比赛的16强,中国选手将会占6~7个。我个人对此也很有信心,我相信,5年之后,中国的斯诺克水平,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完全的职业化,是建立在球员高度自觉性上的,但我们的球员还有差距。发展斯诺克运动最明智的做法是,既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又利用市场的作用。现在的体育,离开市场肯定是不行的,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目的也是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王涛说。

  据王涛介绍,目前斯诺克的影响力在中国正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个项目,参加这个项目。斯诺克或者整个台球运动的市场也在逐步扩大,“立足市场、培养人才,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台球发展之路。”王涛说。

  2006年,女网的彭帅哭着喊着要单飞,可以看做是“职业化”挑战“举国体制”的一次尝试。前不久,中国女网的金花们,终于开始自立门户,而这也可以说是网球管理中心的一次大胆尝试,他们势必面临许多未知的问题。2007年,自立门户的中国台球选手,开着自己的小船,驶向举国体制这艘巨舰,希望能够躲避风浪。非奥项目和奥运项目固有的差异,让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是网球在奥运会上再创辉煌,还是斯诺克在非奥领域取得突破,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报北京4月4日电

【编辑:张中江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