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激战正酣,尽管吸引眼球的梁文博在资格赛即遭淘汰,尽管资格赛“黑马”唐俊没能走得更远,尽管首轮比赛丁俊晖与肖国栋的“内战”让中国军团再折一员大将。但是,肖国栋和田鹏飞两位后起之秀晋级十六强,仍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中国球员
悄然崛起
2005年首届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中国年轻选手丁俊晖连续击败众多世界顶尖高手并最终夺冠,一战成名,家喻户晓。2009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20岁的小将肖国栋在首轮比赛中战胜丁俊晖,不仅爆出冷门,也终结了丁俊晖3年“内战”不败的纪录。
几届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不仅给予中国选手、特别是年轻选手更多参与世界顶尖比赛的机会,也让更多的中国孩子喜欢上了斯诺克。近些年,国内参与斯诺克运动的青少年人数呈几何式上升,许多人甚至不远万里前往英国学艺,这些都促进了中国斯诺克水平不断提高。
一根球杆推动一项运动蓬勃发展,丁俊晖可谓功不可没。然而,盛名之下压力重重,丁俊晖目前似乎进入了事业发展的瓶颈期。不过可喜的是,中国斯诺克又出现了新的“发动机”,一支以刘崧、梁文博等领军的第二梯队正在悄然崛起。去年世锦赛,共有包括丁俊晖在内的4名中国选手闯进三十二强,显示出整体实力正在增强。
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本土又涌现出一批有天赋的年轻球手:金龙、肖国栋、刘闯、于德陆。尽管放眼世界斯诺克球坛,他们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毫无疑问,今后的中国斯诺克将不再单打“丁”字牌。
目前,2009年中国公开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管这几名中国选手能走多远,但显而易见,一股“中国力量”正冲击着世界斯诺克球坛。
提升水平
还需修炼
尽管几位中国选手在2009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的前两日比赛中表现不俗,但中国斯诺克水平想要再上台阶确实困难不小,根基不足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与拥有百年斯诺克历史的英伦相比,中国斯诺克的发展环境仍具有较大差距。本土选手的高水平比赛机会有限,国内斯诺克赛事体系至今未能完善,刚刚建立的中国巡回赛尚未有实质性突破。
中国斯诺克选手的水平若想全面提升,不能仅仅指望丁俊晖,必须依靠大环境的整体改善。而这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尚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努力。
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一直致力于与世界斯诺克界联合打造中国斯诺克市场,提高斯诺克运动在中国的比重,国内选手不用远赴英伦就能参加顶级比赛。
与世界顶尖高手过招,中国选手由于实力上的差距,失利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国斯诺克若想在世界斯诺克球坛占据一席之地,修炼内功、提高水平是必由之路。
打造品牌
任重道远
斯诺克中国公开赛至今已举办5届,虽然每届比赛都聚集了世界顶尖高手,但赛事的影响力却一届不如一届。
当斯诺克中国公开赛首次进入中国时,如此高水平的赛事吸引了广大观众、特别是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为了亲眼目睹世界顶尖高手和丁俊晖等中国球员的风采,观众观赛热情高涨,而丁俊晖在比赛中完美发挥并最终夺冠,以及新闻媒体的积极宣传,更使赛事风光无限,赛事主办方也表示要把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办成品牌赛事。
然而之后的几届比赛,尽管参赛球员没有太大变化,但由于组织缺少创新,鲜有亮点,不仅新闻媒体的关注度有所下降,观众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审美疲劳”,比赛的影响力逐年下降。
美国的NBA之所以长盛不衰,影响力从美国本土辐射到全世界,除了球星众多、竞技水平高、比赛精彩之外,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NBA文化。比赛间隙,各种拉拉队表演、观众与球员的互动活动轮番上演,球员也常用或滑稽、或高超的动作来取悦观众,活跃现场气氛。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让观众能够一直保持新鲜感。
任何比赛都不能一成不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观众踊跃参与,这是形成一项品牌赛事的关键。如此看来,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