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走过50年历程的全国运动会,在山东济南吹响第十一次集结号,召唤着全国各路体育英杰共赴这四年一度的盛会。泉城济南的街头,飘扬的旗帜,微笑的志愿者,还有流光溢彩的现代化场馆群,已让这座城市成为一座全运之城。由“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主题而推动的体育热潮,在齐鲁大地蔚然成风。当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大幕在山东拉开,对全运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观照,有了新的坐标。
从计划到市场
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1983年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第一次走出北京,由上海举办,开始形成京、沪、粤三地轮流举办的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全运会的承办方式再次调整。2001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举办限制的函》。随即,江苏、辽宁、浙江和湖北都提出了申办第十届全运会的意向,经过一番角逐,江苏拔得头筹,成为第一个成功申办全运会的省份。
2005年初,山东成功申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申办制的推行,是全运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一个鲜明标志。与此相协调的,是全运会承办经费从政府拨款到市场运作的转变。全运会不再是“赔本赚吆喝”甚至单纯完成国家任务的体育赛事。六运会时,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就开始开掘全运会的“广告效应”。之后,“经营全运会”的意识越来越自然地融入承办者的思路。围绕第十一届全运会展开的赞助商招募、赛事冠名、特许商品开放、地方旅游等全方位经营,不仅使人们看到全运会的“聚宝盆”效应,更让全运会自身的“造血”机能大为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为强劲。
从单一到多元
为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全省17个地市均设立了分赛区,进行了体育场馆大范围的“升级换代”。
体育场馆,是一届大型赛事为举办地留下的最直观财富。六运会时建设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为天河区聚集起的人气和口碑使这里成为城市新的中心地带。江苏十运会投入使用的南京奥体中心,迅速带动了周边河西新城的开发。第十一届全运会则建设了全运历史上首个全运村和媒体村,这不仅使全运会的组织工作更为规范顺畅,还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收益。据了解,媒体村作为新开发的高档楼盘,已基本销售完毕。
将比赛期间的“即时效应”与“赛后效应”统筹规划,近几届全运会的举行,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场馆建设的长效功能。将场馆建设与城市布局有机统一,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而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布局,也展现出从一座城市的“点”向一个省份的“面”扩展的态势。九运会时,广东全省设立了15个分赛区;十运会时,承办比赛的共有江苏13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和6所高校。十一运会延续着这种思路,对于地方体育来说,全运会是难得的发展契机。发展的进程中,也体现着全运会功能从单一向多元拓展的趋势。
从展示到分享
看着社区新添的平衡木、单双杠等健身器材,济南市民向记者感叹,“原来只能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全运会,现在感觉就在我们身边。”
山东省围绕十一运会而实施的“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正渐成规模。以济南为中心点、以地级城市为支点的沿海、沿黄和历史文化三条全民健身景观线,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健身场地设施。济南新建了7个市级全民健身中心,市区内广场、公园新建改建全民健身工程7项,区级全民健身工程6项,社区健身苑、乡镇文体中心9项。
举办全运会的意义,正由成就展示向全民分享延伸。
全运会曾是展示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最高舞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大家庭,在奥运会上成绩不断攀升,全运会作为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全国一盘棋”的运筹思路。时代的发展为全运会增添了更多色彩,将举办全运会的契机与推动全民健身热潮有机结合,十一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主题有了更为生动鲜明的表达。
共享全运的思路中,山东还提出要拿全运“大金牌”的理念。为全国体育健儿搭建起一座能够充分施展身手的舞台,为承办者留下全运会多元、长期的效应。这块“大金牌”,使全运会的格局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更宏大的气势。
进入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正藉由全运会这个新中国体育最具代表性的“品牌”,焕发出新的光彩。(薛 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