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曾与俱乐部闹翻。 中新社发 龙父 摄
上周末,江苏英太青男乒成功地保住了明年乒超的资格,今年乒超仅剩下的悬念,就是最终冠军的归属了,可以说,又一年乒超即将画上句号,而这一切,静悄悄地开始,又将静悄悄地结束。作为国球,乒乓球在中国的地位可想而知,然而偏偏国球的联赛却无人问津,这是为什么呢?快报记者在经过多方打探之后发现,造成目前乒超变“冰”超的根本原因恰恰来自其本身。
-球员篇
不差钱 不好管
无论是NBA还是欧洲几大联赛,世界上每一个吸引眼球的联赛,都因为那里聚集着无数超人气的明星。从这一点来说,乒超联赛并不逊色,几乎全世界最顶尖的乒乓球选手都在这里,然而,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在他们很多人脑子里,并没有联赛这个概念。
不差钱
收入最低一年20万
短短几年,乒超联赛已送走了一批老牌赞助商,诸如陕西银河、江南电缆,这和联赛吸引力不足,赞助商得不到足够回报,连年亏损有关。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乒超打球的球员赚得却一点都不少。“那些国家队一线球星,打一年乒超,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100多万吧,多一点的可以超过200万,”一位圈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便是那些不太知名的球员,只要能打上联赛,一年20万是肯定没问题的,因为俱乐部开出的工资普遍比较高。”
然而,如此高收入却没有换来球星们足够好的表现。据介绍,能连续几年胜率稳定在50%以上的球员其实也就国家队几个主力,所以很多队抢他们,在俱乐部里他们是绝对核心,即便输几场球也没人能说什么,例如奥运冠军马琳在今年联赛中曾有过连输5场的糟糕表现。
更令人惊讶的是,某家俱乐部队员曾向熟悉的记者承认,在名次已定的情况下,主教练竟然让队员故意输球。
不好管
一旦不爽威胁走人
从当年马琳与宁波海天俱乐部闹翻,到新科世界冠军李平炮轰俱乐部,大牌球队和俱乐部的关系似乎一直不是很融洽。对此,某俱乐部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都是大牌,我们是想管但又不太敢管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