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国家体育场馆的周边由于环境优美、建筑奇伟,每天都吸引了大批外地、外国的游客前来游玩。 中新社发 李京生 摄
中新社北京八月六日电 (刘思涛 谭旭燕)对于“鸟巢”的中方主设计师李兴钢来说,要公允地评价奥运主体育场,“需有足够的时间距离。一年太短,至少要十年、二十年”。这位刚到不惑之年的青年男子,在北京奥运召开即将一周年之际,已把眼光放到远处。今年八月八日,他要去北京以南两千多公里远的海口市出差,在那里设计、建造十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
虽然奥运已淡出李兴钢的生活,但却实实在在地把京城百姓拉入全民健身的跑道。
没有比这更好的“跑道”
早上七点不到,奥运场馆附近已有不少人在跑步、滑轮、练太极、舞剑、扭秧歌。傍晚时分,散步、放风筝、抖空竹和玩遥控车模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奥林匹克公园已成为百姓健身休闲的广场。
自奥林匹克公园投入使用以来,七十一岁的潘玉树每天早上都环绕着“水立方”和“鸟巢”跑步四十五分钟。他告诉记者:“这里空气特别清新,道路宽阔平坦,在北京很难找到这样的地方跑步了。”
一支自发组织的北京快乐轮滑队则成为“鸟巢”西北侧的一道靓丽风景。奥运结束后一年来,他们除刮风下雨外,每天都进行轮滑锻炼。以退休中老年人为主的队伍里,年龄最大的有七十余岁,最小的仅八岁,此外,还有日本、韩国和加拿大的队员。队长姜立平告诉记者,他们想通过这种持之以恒的运动,传承奥运的人文精神,带动北京全民健身。
奥运场馆不仅是当地市民的集合地,更成为全国百姓的参观游览目的地。
奥运一年后,常常能看到外地游客在“水立方”和“鸟巢”前摆好姿势,用照相机记录下自己在奥运梦想之地的灿烂笑容。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奥运后,旅游门票收入占“水立方”和“鸟巢”总收入的七成左右,日均进账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在二00九年“五一”三天的假期内,仅奥林匹克公园就接待游客六十五万人次。
让“水立方”跳芭蕾舞
奥运结束后的一个月,“水立方”率先从体育竞技场变成演艺舞台。近二十万人在奥运结束后的四个月内,欣赏到六十余场声光水景音乐会。此后,公益群众大合唱、儿童剧、全景芭蕾舞等相继登陆“水立方”。
“鸟巢”也不甘示弱,成龙慈善演唱会,宋祖英、周杰伦、多明戈、郎朗演唱会等,让容纳八万人之多的鸟巢场场爆满。今年十月初,“鸟巢”将上演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
奥运场馆成为演出舞台,在历史上已不属创新之举,“水立方”和“鸟巢”演出的品牌效应要成功,需要依靠长期驻场,打造文化产业链。作为全球第一个奥运场馆的艺术品牌,“梦幻水立方”之大型全景芭蕾《天鹅湖》做出初步的探索。
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勤是梦幻芭蕾的开拓者。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她骄傲地表示,经过奥运场馆的再利用,芭蕾舞非常巧妙地和体育元素融合,已经成为北京奥运场馆的演艺品牌。她计划把“水立方梦幻芭蕾”带入其他城市的奥运游泳馆中,进行巡演。
在“水立方”的经验中,李勤坚持说,演艺品牌的成功必须靠长期行为。
据悉,“水立方”将在“十一”黄金周后开始闭馆改造,运营面积将从原来的四点九万平米增加到七点七万平米。二〇一〇年中期,“水立方”将既能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又能为公众提供水上运动健身、文化休闲、旅游参观等综合性服务,成为大型室内多功能水上中心。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