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超外援背后故事 每年近3亿资金流如何花费?(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揭秘中超外援背后故事 每年近3亿资金流如何花费?(2)
2009年06月22日 08:1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瓶颈 水平缘何难提升

  今年年初,中国足球新任掌门人南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的本意是希望国外高水平运动员能到国内来带动整个足球水平,但是现在看这个目的显然没有实现。”其实能力与身价是成正比的,如果刨除多方经纪人的佣金,就会看到中超外援的身价其实比看上去还低,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的水平都多少不尽如人意。

  据了解,俱乐部为一名外援付出50万美元的成本,但事实上落到球员手中的钱大多不到30万美元,这就是中超外援的实际价值,试想,一名身价30万美元外援,基本不能指望其拥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本赛季山东鲁能队为前德甲球员安塔尔开出过一张百万美元的支票,但说到安塔尔的身价,山东鲁能足球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却摇头称:“都是炒的吧,不会有这么高。”总价格都无法达到100万美元,安塔尔的年薪充其量在50万美元左右。

  对于价格,经纪人之间也有竞争。比如一名球员在国外踢球,有两个国内经纪人希望将其引进中国,就会相互抬价,最后往往是抬高价者拿到该球员代理合同。接下来,经纪人再试图游说俱乐部,花费更高的价格买下自己手中的球员,以此获利。球员还是那个球员,价格却多出不少。

  有些经纪人为避免外方经纪人要价太高,认为自己亲自到国外挑选自由球员来中国的方法最简单。不过,无论是去南美还是欧洲,一个月的总消费也都要在10万人民币左右,费用着实不低。归根到底,中国职业联赛的外援质量容量还是有限。

  博弈 经纪算计俱乐部

  出于商人的逐利本能,经纪人有时会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来达到利益最大化,中超俱乐部市场掉进他们挖掘的商业陷阱。

  经纪人最常用的手段是把一名自由球员安上一个与俱乐部有合同的假象,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向俱乐部开出高价“转会费”或“租借费”,一旦成交至少可以达到15万美元就落入经纪人腰包。最让中国俱乐部头疼的是很多南美球员,一名俱乐部老总曾告诉记者:“南美那么多球员,有几个有合同的,那些经纪人就是想多要钱,所以才说什么需要租金,其实都落到自己手中了。”吃过一些亏后,中方俱乐部逐渐清楚了其中的奥妙,一般都需要对方俱乐部、效力联赛足协以及本国足协开出三方转会证明,虽然手续更为烦琐,但可以减少上当。

  另外,神通广大的外方经纪人还可以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哄抬价格,某俱乐部老总告诉记者:“不是有(转会)消息不说,而是如果消息公布早了,外方经纪人就会立刻提高价格,用舆论压力多要钱,而且很多球员都控制在国外的经纪人手中。”

  此外,俱乐部有时也会上球员的当。比如有的球员第一个赛季表现非常出色,但第二个赛季状态一落千丈,业内人士会称其第一个赛季之所以表现出色,是因为他们要“抢合同”,既争取拿到俱乐部第二年的合同。当俱乐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他们也会在合同中对球员进行限定,比如用进球数量来制约一些球员的非职业表现。

  无解 未来方向在哪里

  按照国安主帅李章洙的理论,中超的外援都是世界5级的外援,非但比不了欧洲南美,跟亚洲J联赛、K联赛以及大撒金钱的卡塔尔联赛相比也远远不如,最多能和澳大利亚联赛相比。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纪人表示:“如果中国真想提高外援水平,现在的方向肯定是不行的。”他介绍,如今中超外援基本都属于使用型,没有任何培养价值。来到中国大多接近三十,虽然能适应中超联赛,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球员而言,他们会选择一切方式挣钱,而不是提高水平。中超联赛这样的外援占绝大多数。

  对于这种情况,该经纪人表示,与其买一些没什么潜力的球员,不如花心思买些年轻球员,培养一下还可以卖个好价钱。问题在于,如今的中超俱乐部与中国足球的思维方式比较吻合:快出成绩。选择外援,偏重那种买过来就能用的,青少年培养计划难以推行。大连实德当年从喀麦隆引进的整整一个球队的小球员,如今早已没了踪影。

  “我们还停留在花钱买眼前效果的阶段,这对于足球发展不会起到根本的作用。”谈到如何在有限的价钱内购买到更好的球员时,该经纪人说:“我们现在拿不到一手球员,这是中间环节过多的原因,如果想提高外援质量,就要亲自建立球员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去球员国家挑选球员,然后签约,一手球员的性价比肯定高,现在国内的外援多是二手外援甚至三手外援。”

  如今的中超,外援的作用已经不如早年那样明显,这固然是由于本土球员的进步,同时也因为以现有的成本条件,只能买到这个级别的外援,要水平更高,价钱也得更高。“没有钱真的搞不起职业足球。”该经纪人说。

  (专题采写 本报记者 张磊)

【编辑:卢岩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