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收场的收场
200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反黑突然得到了进展。
在1月初的浙江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陈培德与另外41位代表一起提交了“司法介入足坛打假扫黑”的议案。全国“两会”期间,这份议案略经修改,又由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毛昭晰交到了提案组。同时,占旭刚的教练陈继来也以人大代表身份提交了议案,要求司法介入足坛扫黑打假。
3月14日,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专程通报了事情的进展——2月25日,最高检下发了通知,要求依法处理足球“黑哨”。通知上第一次明确确认,对于足球裁判的受贿行为,可以依照《刑法》第163条,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依法逮捕,提起公诉。
这一通知,可以被视为最高检针对黑哨出台的司法解释。司法介入扫黑,由此不再存在技术障碍。
当司法真的介入后,人们才发现,整个扫黑斗争给司法留下的惟一突破口,仅有那四万块钱和一封匿名信。
匿名信的主人很快浮出水面——北京籍裁判、首都体育学院教师龚建平。
2002年3月15日,龚建平被羁押,同年4月17日被批捕。经审理,龚建平被确认有9次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人民币37万元。2003年,终审裁决,龚建平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足协也做出了惩罚规定,对6家被认定有行贿行为的俱乐部进行罚款,禁止替俱乐部送钱的6人从事足球活动。
这是不是太重了?陈培德为此专门询问了律师,得到的回答是:“企业人员受贿37万元,按照《刑法》,10年已经是最短期限。”随后,在央视的采访中,陈培德动容地说了一句话:“龚建平绝不该是第一个,更不该是惟一一个受到法律制裁的问题裁判。”
没料到,陈培德一语成谶。在龚建平案审结后,迟迟不见第二个“黑哨”被揪出。
过了很长时间,陈培德侧面了解到,有一份相关的调查材料被转到了足协,其中涉及17名裁判。足协对他们进行了内部处理,有的罚款,有的停赛。其中有四个人死不承认,被处以终生禁哨。
如果没有一年后的旧事重提,一个10年徒刑、17个足协内部处理,几乎可以算是这场历时两年,一度轰轰烈烈的足球打假扫黑的最终结局。
2004年7月11日,龚建平在服刑期间意外病逝,年仅44岁。这使得这场风暴彻底成为一场悲剧。
人们直观地认为,龚建平的突然病逝,与他的心情郁结大有关系。他不是足坛中最黑的“黑哨”,更是当时鼓励裁判自发承认错误时惟一一个站出来反省自己的人,但是,他最终也是惟一一个锒铛入狱的人。
在龚建平入狱后,足球圈内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龚建平的忏悔信是宋卫平劝说他写的。宋卫平许诺不说出他,他就同意了。而绿城的中间人方信忠也曾经说过,龚建平收下四万元的那场比赛吹得一点问题都没有。赛后,方信忠把钱给龚建平,龚一再表示不要,是方硬塞给他的。一直拒收这四万块钱,是龚建平敢于站出来退钱的底气所在。
球迷们自发地赶到追悼会现场,不少人失声痛哭。这一幕,与一年前龚建平被抓时人们拍手称快的场面大相径庭。
在杨明看来,与那些或有或无,难以核实的猜测相比,人们对龚建平的遭遇感到不公,才是纷纷由怒斥转为祭奠的关键所在。“如果我是裁判,会不会收钱?我嘴上说不会,但心里却没把握。”杨明坦率地说,“我可能拒绝几次,几十次,但是如果大家都收,俱乐部死塞,圈子里谁都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事情,不随波逐流还可能丢了饭碗……我想我不会一直拒绝。”
从扫黑斗争轰轰烈烈的开场而起,人们怀着对“黑哨”和足坛腐败的痛恨投身其中,但当这一斗争化解成各个组成部分,甚至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时,人们却发现,原本明确的对手竟然变得模糊不清。以牛刀之力处罚少数几个涉嫌裁判,而大环境依然故我。这一结局,显然是背离初衷的。
磕磕绊绊中,职业联赛又开始了。在龚建平身陷囹圄的那一年,联赛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超。不过,摆脱了“假A”谐音的中超却依然没有摆脱假球的困扰。
2004年,北京国安与大连万达先后因不满裁判判罚而扬言退出足坛,随后组织七家俱乐部联合发起“革命”,表示要自行建立监督机制,从足协手里接下联赛的监督权。中国足协由此做出了次年暂停中超升降级的决定。
利益的减少能否真的带来赛制的清洁?在这个问题依然待解之时,中超比赛锐减的吸引力已经让广告商打起了退堂鼓。球场上球迷急剧减少,最少时数万人的体育场仅有两人观战。再加上没有了升降级的悬念,2005年中超开赛以来,旧赞助商退出,迟迟没有接盘者。曾一度投资云集的职业联赛出现了无冠名的“裸奔”尴尬。
2006年,中超终于找到了一家网络电话公司IPBox作为赞助商,也重新恢复了升降级制度。但是,国家队糟糕的表现和每况愈下的联赛水平,让忠于中超联赛的球迷越来越少。
回首职业联赛中最火热的1995年,球迷彻夜排队买票,球赛场场爆满。而12年过后,球场冷冷清清,球迷不见踪影。中国足球,因何在尴尬中走完了这一个轮回?
去年11月,央视宣布全面“封杀”中超,当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说出“中国职业足球踢得臭,但我们不能跟着随波逐流”的话时,竟赢得了球迷的一片喝彩声。
而今,恢复在央视转播的中超已经开场了,相关部门又要加大力度治理“假赌黑”了。这次,比起2001年那次未竟的扫黑,会有所区别吗?
本报记者 唐 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