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难入
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李书福和宋卫平显然还保留了更多的内幕。一张薄薄的白纸,几个裁判的名字,几个中间人的单方面证词,十分单薄。
也不能再强求更多了。尽管宋李二人都铿锵地放话说“什么都不怕,该坐牢就坐牢,该枪毙就枪毙”,但是,无论换了谁,也都会留几分余地。
在交出名单的那天,十多名法学专家在杭州开了一个研讨会。如果说,来自媒体和俱乐部的“揭黑”是充满激情的,那么,法学界的讨论,更多则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商榷司法如何介入。
但是,讨论结果并不让人感到乐观——中国足协的性质模糊。如果足协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构,对裁判的处理就能适用《刑法》第385条规定的受贿罪。但是,足协只是一个社会团体,没有国家行政权力。足球运动算不算公共事务?裁判执哨比赛算不算从事“公务行为”?这些疑惑,都给司法介入带来了困难。另外,在《刑法》中,涉及受贿的罪名有两项,受贿罪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裁判显然不是公司企业人员,但是,如果说这些吹职业联赛的人是国家工作人员,似乎也不太对劲。
显然,面对刚刚职业化不久的中国足球,法律出现了空白区。
媒体一再催促足协把证据移交给司法机关,但迟迟得不到回音。足球圈里有人议论,足协的角色确实是比较尴尬的。从种种蛛丝马迹判断,收取黑钱俨然成了联赛中广泛存在的潜规则,涉及到的决不只是一两个裁判和一两家俱乐部。如果足协移交证据,万一导致整个职业足球体系的崩盘,这一责任是他们万万承担不起的。
杨明不信这个邪。他自己跑到了北京市检察院,想以举报人的身份交这份材料。结果,举报中心仔细看了他交来的东西,并不接收。“这些在法律层面上只能作为线索,根本不能称之为证据。”检察院工作人员告诉他,“另外,如果裁判不算国家工作人员,这事就根本不归检察院管。”
宋李两人也不打算把名单主动交到司法机关。他们给出了一模一样的解释:如果名单公布,舆论的焦点就会聚集在几个裁判身上,但是,这几个裁判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事情,僵在了原地。
迷离难行
1月28日,上海中远队一纸诉状,把辽宁《球报》告上了法庭。中远队表示,《球报》的不实报道损害了中远队的名誉权,要求登报道歉,并赔偿20万元损失费。
这场官司的缘起,是一个突然冒出头来的“中间人”。
这个名叫简擎的人找到宋卫平,声称他曾受上海中远队的委托,给绿城队的球员夏青送过5万块钱。另外,他还知道中远向一名北京籍裁判行贿30万元,手里握有当时的汇票复印件。
和简擎聊完,宋卫平觉得这个人的话里有很多疑点。比如,在他声称收买夏青的那场比赛中,夏青赛前就已经受伤,为何要收买一个铁定不能上场的人?再比如,夏青多次表示要和这个“中间人”当面对质,但总是被拒绝。因此,宋卫平向媒体建议先不要披露这个消息。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宋卫平那样谨慎。不少正发愁事件毫无进展的媒体如获至宝,《球报》就是其中一家。
而后,简擎的说法不断受到质疑。他提供的汇票复印件疑点重重。不仅填写方式与通常的汇票不符,在北京工商部门,更是压根儿找不到汇票上所提到的那个公司的名字,账号也是假的。
综合种种,只能得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简擎只是个想出风头的骗子。
上海中远队不干了。他们选择了将《球报》告上法庭。事实上,如果中远选择其他任何一家曾根据简擎的口径发稿的媒体,都是一告一个准。
4月2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该案做出一审判决,要求《球报》在头版刊登道歉声明,但驳回了中远队要求经济损失的索赔要求。
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从中远队递交诉状的那天起,所有法学专家都表示,中远队的胜算非常大。
这一事件无疑是对裁判一方无声的支持。几名被媒体指责涉嫌吹黑哨的裁判纷纷向媒体或宋卫平、李书福发来律师函。如果他们以诽谤罪或侵害名誉权的理由告上法庭,同样胜算很高。
有媒体不甘心,找来甲B最后几场问题赛事的录像,和足坛专家、球员、资深记者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最终,也得到了令人泄气的结论——尽管比赛结果离奇,过程充满争议,但是,根据比赛录像根本无法确认哪一幕是假球,哪一幕是黑哨。
足球场上从来就不缺少巧合和奇迹。这本是足球运动最大的魅力之一,现在却成了取证的难题。例如,上海中远对广州吉利这场比赛中,根据录像中几个摄像机的不同角度,有的显示马克处在越位位置,有的则显示这个进球是个有效好球。再比如,尽管长春亚泰最后六分钟连进两球,最终以一个净胜球险胜的结果如同一篇神话,但是从比赛过程上,只能认定为有争议,却不可能明确地找出什么问题来。
此前被认为是“黑哨”的判罚,仔细推敲之下也被证明立不住脚。裁判本就具有一定的执法尺度。那些“黑哨”行为,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有争议的判罚,并没有明显超出裁判的执法界限。话说回来,一些国际顶级赛事还都会出现有争议的判罚情况,何况水平不高的国内联赛呢?裁判们完全可以用“个人能力不足”来解释这些争议判罚。
1月23日,足协召开新闻发布会,足协副主席南勇的一番表态让在座不少记者都吃了一惊。南勇说,只要主动认错、退钱并检查深刻的裁判,足协将不予曝光,并继续使用。这无疑和人们的心理预期大相径庭。
无奈的是,这番看似荒谬的表态,却几乎是足协能够做的惟一抉择。
春节过后,中国国家队就要开始集训。这支44年来第一次冲入世界杯决赛圈的球队,寄寓了亿万球迷多年的期望。再过两个月,联赛也要开幕。“黑哨”一事迟迟未决,将影响联赛的赛程。
坊间更有消息传出,称国际足联接到了中亚一支国家队的申请。这支球队以“反黑风暴”为由头,指责中国足球太脏太乱,中国国家队出线也有黑幕,并要求代替中国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而国际足联并未对这一申请当即否决。
这个无处核实的消息越传越广。曾经热情于足坛扫黑的人们开始暗地里互相提醒:“万一中国队被取消了世界杯参赛资格,你我可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大罪人。”
人们的关注度也不会维持这么长的时间。几个月迟迟不见消息,反黑舆论渐淡,媒体上不再长篇累牍,司法部门依然不见动静,宋卫平飞往澳大利亚“处理公务”,李书福、桂生悦也在南方忙生意……
反黑,从一开始的一锅沸水,逐渐变成了寡淡无味的凉白开。这一切,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