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筹划上海·奥林匹克文化系列讲座之时,主办方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人:他既在中国体育界具有一定代表性,又与上海颇有渊源,而且他的演讲还能引起读者最大程度上的共鸣,能够发人深省。最终,刘翔和姚明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在中国体坛,他们堪称各自领域的一面旗帜。在雅典奥运会上,姚明是中国代表团的开幕式旗手,而刘翔是闭幕式旗手。在上海,土生土长的他们又成为这座城市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他俩的形象已经颠覆了国人对于传统体育明星的概念认识。在人们的固有思维模式中,千篇一律的刻苦训练,循规蹈矩的处事风格,以及不善言辞的待人接物几乎成为中国运动员的符号。正是刘翔和姚明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观念。他们两人迸发出的阳光、张扬、幽默,充满了独特的个人魅力。体育成就之外,开朗、积极、自信,使得他俩成为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偶像。在耀眼光环下,他们能同时将传统的谦虚礼让和新时代的竞争意识融为一体,既能在残酷的竞技体育中立于潮头,又懂得享受生活赐予的一切。
英雄若问出处,他们能长成如今这般表率式人物,除了本身的秉性,家教环境与队内管理功不可没。于是,在北京奥运会即将进入倒计时100天之际,为避免打扰两位紧张的奥运备战,我们邀请到了刘翔的父亲刘学根和姚明的授业恩师李秋平。希望他们能从刘翔和姚明的成长史中截取几个片段,让读者有所启迪。
刘翔:百善孝为先
“刘翔从小是个普通的孩子,我们也是个普通家庭。我们从小就教育他,要爱家,要孝敬长辈。”这段开场白中不难看出,刘翔的父亲刘学根是位朴实谦逊的长者。整场讲座,他都避免用过于光鲜的词语来形容自己叱咤风云的儿子,倒是很多充满浓浓情感色彩的细枝末节,老刘更为津津乐道。
小时候关照刘翔吃苹果要先拿一个给爷爷,上中学后教育他要通过自己做家务来体谅父母的辛劳,初出茅庐时叮嘱他要尊重教练宽容待人,以及功成名就后勉励他投身慈善活动,在这一长串的点滴中可以理出一条线索,刘家父母给予世界冠军的家教不外乎“百善孝为先”——从小家的小爱小善,到对于周遭人群的尊重关爱,直到整个社会的大爱大善。
在跑道上气吞山河的刘翔回到家,这个调皮而又细腻的大男孩就会流露出享受温馨的愉悦。只要在上海训练,每个周六就是刘翔回家的日子,而每一次他回家的第一站就是看望爷爷。“我爸爸91岁高龄了,他能和爷爷在床上谈天、逗乐两个多小时,还会让爷爷抱着亲一下。”这是让刘学根很骄傲的一个场景,“虽然现在爷爷已经躺在了医院里,但刘翔照样能在床边一守就是几小时。”
对家人有一颗孝心,对队友,刘翔是贴心的伙伴。刘翔曾对父亲说:“我由衷地佩服史冬鹏,将心比心,我们如果互换位置,我做不到他那样的心态,我真的很尊重他。”这次备战奥运,大史赶到上海与刘翔合练。听到这个消息,刘翔一回家就帮大史准备起生活用品,并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兄弟俩还躲进房里看技术录像,探讨得有滋有味。“要知道,刘翔从前几乎没怎么带外人来家里玩过。”
其实,刘翔更大的变化是体现在他对外界的态度转变上。自雅典一战成名,生活在一夜间天翻地覆,这个20出头的大男孩产生过彷徨,甚至压抑得将自己关在房里三天。一次彻夜长谈,母亲声泪俱下,“如果最终换来你变成现在这样,我宁愿没有那块金牌。”父亲则语重心长,“你是社会一分子,你的成功离不开各方面努力,如果你的逆反和失态让大家不开心,甚至伤心,你于心何忍!”终于,泪流满面之后,第二天的刘翔又回复到原本那个阳光大男孩。
大阪世锦赛上,刘翔在决赛前握着孙海平的手潸然泪下的情节已经被流传。昨天,刘学根又透露,刘翔之所以那样动情,除了重压之下的释放,更有对教练孙海平的感激之情。“刘翔说他永远忘不了,自己还没进队时,为了帮自己治好膝伤,孙海平在雨中等候的身影。就在华山医院门口,雨那么大,老孙早已浑身湿透。”刘学根说,他很感谢刘翔这一路走来曾帮过他的人们。所以,当被问起在100多天后的奥运会上他对儿子有何希望时,老刘很真诚,“作为父亲,我心里当然想他拿金牌,希望他健康。但我会对他说,要努力回报大家,使大家满意!”
姚明:小事见人心
从生涩的“菜鸟”到NBA首屈一指的中锋,姚明用5年时间,在篮球圣殿NBA牢牢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在这5年间,这个来自中国的大个子,也凭借自己谦逊、机智又富有责任感的性格特质,轻松跨越东西方文化的鸿沟,赢得了超乎寻常的爱戴与尊重。
作为当年一手将姚明培养成国内顶尖中锋的恩师李秋平谈及自己的得意弟子,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球场上,他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球场外,他的为人处事和职业精神都堪称运动员中的楷模。”
从1995年到2002年,姚明在上海男篮度过了7年。2002年,他率领球队首次问鼎CBA总冠军,那一幕让李秋平至今记忆犹新。“姚明已经确定要在赛季后前往NBA打球。他在总决赛前对我说,临行前一定要给一起奋斗多年的队友留下一份最值得纪念的礼物:CBA总冠军的奖杯。”
总决赛第四场,上海队客场击败八一队如愿登顶,终于可以剪下那代表着至高荣誉的篮网。就当队员们满场寻找李秋平来剪下最后一刀时,这位正躲在休息室的主帅却遇到一个小麻烦。“我和我的师父王重光在一起,当时他是队里的助理教练,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得到一块金牌。这让我犯了难,当时金牌只有12名报名队员才人手一枚,怎么满足师父的这个小要求,我很发愁。”李秋平说,“赛后我把这个请求转达给队员,其他人都没吭声,只有姚明主动表示,把他那枚留给老教练作为纪念。”说起这段往事,李秋平依旧感慨万分,“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或许一辈子就拿这么一次冠军,但他还是毫不吝啬地把奖牌送给了老教练。对于前辈,姚明从来都是如此尊敬,他很懂得什么是感恩。只有这样的小事最见人心。”
姚明登陆NBA后,在球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他的性格也发生着一些微妙的转变。“如今的姚明多了几分血性。当球队进攻混乱时,他会主动与队友沟通;在队友失去斗志时,他会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甚至不留情面地给出批评。”
其实,姚明今日所展现出的品格风范,与早年在上海队时受到科学、严格的管理密不可分。据李秋平透露:“那时的姚明也会偷偷小懒,耍点小聪明,但我们作为教练员,会通过奖惩分明的日常管理,让他们明白何谓‘职业’。在打好球之前,先学会如何做好人。”
正是由于从小受到如此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姚明即使在成长为“大牌”球星之后,依然不用教练在管理上操半点心。李秋平说:“所谓的‘大牌’习气在姚明身上完全看不到。虽然也曾在不同阶段碰到过不同的问题和困难,但他始终都在向着健康、阳光的一面发展。在我看来,只有在技术、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都做到最好,才能成为一个球队真正的核心。姚明做到了,他是当之无愧的核心。”(王彦 谷苗 )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