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易建联很“菜”———他用了111场比赛才拿到1000分,场均9分多;更令人沮丧的是,当他的NBA第二个常规赛已至尾声时,其表现用“原地踏步”来形容都有点勉强———最近15场比赛,场均得分才5分多。
如今,不光傲慢跋扈的美国佬要问“易怎么还能场场首发”,连国人都在腹诽:如果他的上进心真够强并且刻苦训练追赶过,怎么快两年了个人数据还看不出一点进步?!
事实是,姚明之于火箭越来越重要,阿联之于网队越来越聊胜于无。就像他之前用一个赛季把自己成功变成了雄鹿的鸡肋。
可是,打得臭不妨碍他成为最富有的中国体育明星之一,《福布斯》统计他去年的收入超过3700万元。即便这其中一半被经纪人、老东家、篮管中心或税务机构“瓜分”掉,所剩下的少说也够他在广东队挣五六年的。如此快钱,何乐不为?
易建联在CBA是明星。可是,今年一些NBA的过气球员蜂拥而入后,中国球员只剩王治郅等少数两三个明星才能挤进CBA得分榜20名外、30名内,篮板球数据更无从比起。由此可见,CBA明星即便与NBA弃将比,差距也是明显的。因此,NBA砸下几千万换回“驽马”阿联,就因为他来自“中国”这个拥有最庞大市场的世界第三经济体,这里的年轻人对NBA的痴迷几近疯狂,仅转播权经营一项,阿联就堪称“收视春药”。
人家拿你当摇钱树使,你却不能自甘为花瓶。作为人均收入依然贫穷的大国,每一个出国谋生的子民,得想方设法“给中国贴金”,而不是首先指望“靠透支中国赚钱”,否则,与败家子无异。关键是,这败的是家国的脸面。洋人对“中国制造”从来就不吝啬扣些“假冒伪劣”的高帽,包括对人。这是居高临下的歧视,可偏偏我们不自重,总想干超过自己实际能力几个档次的事,但素质不高基础不牢,既不刻苦又不虚心,最终自取其辱。即便赚到了钱,却被人从骨子里看“小”、看“扁”。
易建联当上“大富翁”的个案,当为我辈样板。人难免有好高骛远之心,却不该有不自量力、投机取巧之实。更何况,一旦出了国门,个体即是国家形象的代表,任何拔苗助长或滥竽充数的行径,毁掉的绝不是个人的诚信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