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澳大利亚青年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男足三场皆输,被称为输得连裤衩都没了。
不过,被很多球迷们视为导致这几年中国足球全面堕落的直接责任人谢亚龙,却即将得到中体产业公司董事长这个“肥缺”,未来的年薪将会超过百万。
中国足坛素来是惊雷阵阵之地,此事本也不算太壮观。值得一议的原因在于,它惊到了圈内人。举国体制这些年来虽然饱受非议,但它还是很高效的,北京奥运金牌第一就是明证。体育圈内非常讲究“靠成绩说话”,一个体育行政官员,即便他再“会做人”,如果没有扎实的成绩为凭,也会李广难封。谢亚龙执掌足协期间的拙劣表现有目共睹,按常理,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谢亚龙至多也就能平调到某个管理中心当当书记罢了。但结果,他却得到了中体产业董事长这把人人羡慕的黄金椅。而且,谢亚龙已经54岁,新任命也打破了“50大限”这个干部任用的惯例。
有人猜测是谢亚龙的背景硬。但如果谢亚龙真有什么特别的出身,应该早就被媒体曝光了,媒体不曝,网络应该也早已风传。且为了一个人而破坏整个系统的游戏规则,代价还是很高的,因为今后处理同类事件时就难摆平了。现在又处在中央重视民意,频频问责官员的大背景下,这种势必引发民意严重不满的任命,很容易会被高层认为不会办事。
还得追根溯源。2004、2005年间,足球联赛因为假球、黑哨、赌球横行,各级国字号球队战绩糟糕,联赛的形象大大败坏,新赛季找不到主要赞助商,一时要搞“足球革命”,将联赛彻底职业化、产业化的呼声高涨。当时,尚在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任副主任的谢亚龙,以学者身份撰写了《足球联赛的产权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一文,强调联赛必须保证其公共产品的性质,必须保证国家对联赛的所有权与宏观调控权。而后就被总局相中,接替阎世铎出掌中国足球。
同样一件事,站在不同的立场去看,结论可能会大相径庭。谢亚龙四年任期,在外人看来是一无是处,但在总局某些领导看来,可能是业绩还不错呢。毕竟,联赛的所有权与宏观调控权依然牢牢地掌握在体育行政官员手中。硬件设施也有所提升——当然,也包括足协的小二层变成了高楼大厦。而且,联赛赛场虽是冷清了一点,但好歹也平静不是。其实,我们也许应该赞扬总局领导有情义,没有卸磨杀驴。
如果深化改革,那“叉腰肌”这类经典发生的制度环境就不复存在了。试问,国人有几个记得英足总的主席是谁呢?大家谈论的只是切尔西的俄罗斯富豪老板阿布。就算被人痛骂,也好过被人遗忘,不是么?
杜伊也说了,谢亚龙并不是罪魁。他只是背负了中国足球的十字架,挨了无数的枪弹,扛了无数的雷。最后,用“荣退”宣喻了这样的教义:只要牢牢地抓住了权力,也就牢牢地抓住了人民币。(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