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效力欧洲各级联赛的球员一直以来有一个代名词——— “海归”。
而近一段时间,“海归”被演绎回它的本意——— 这些度过黄金时期的中国海外球员又成了热点,不过与出征时壮志满怀不同的是,这次似乎是大规模“回流”趋势。
成都谢菲联队先收留了在英超无落脚之地的李铁,这几天又签下了告别瑞士超级联赛的石俊,成为“海归”的最大回收站。其他中超球队也红了眼——— 孙继海与曼城合同到期了,陕西队主教练成耀东表示俱乐部会“动用一切关系”引进这位中国留洋先锋;董方卓在曼联混得不如意,重出江湖执教武汉队的朱广沪自然更明白 “海归”的意义,他亲自拨通了董方卓的电话,在德国踢乙级联赛的谢晖也在老朱的联络名单上……
中超诸强眼巴巴地盼着这些“香饽饽”能落到自己口袋里,这是中超如今的新现象。
2002年世界杯后陆续输出到英超的李铁、孙继海、郑智,德甲的邵佳一……达到一个小高潮后的中超就没再出产过纯正的海外球员,顶级联赛几乎看不到中国球员的身影。
与前些年向欧洲输出多名球员的上升趋势相比,如今的中超却很少再能有人走出去了,倒是不少状态和能力今不如昔的“海归”们归国之后依然可以混上一碗饭。我们的中超诸队也对“海归”格外青睐。
一些“海归”们依然有能力打中超,这不难理解。何况,“海归”还能提升中超的人气。即使从世界足坛的趋势看,这也无可厚非——— 每年都会有很多罗马里奥们落叶归根回到本国的联赛,养老直到退役。
但别忘了,巴西这样的球星输出国对欧洲联赛的输出量要远远大于回收量,即使韩国和日本的海外球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也远远高于我们,这也是事实。
中国足球要进步,中超是根基,它必须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球员产品,而不能只当回收站。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