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次中国队兵败,都会引发一轮“革命到底向何处去”的大讨论。讨论的目的,是担心中国足球迷失了方向。可事实上,中国足球从来就没有迷失过,没有方向,何谈迷失?
东亚四强赛甫毕,关于向日本学习的声音响起,这其实是一个善良的提议。可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向日本学习?恐韩我们已经恐了三十年,不胜日本的历史才十年,而且,李玮峰同学在与日本球员的掐架中一招制敌,很明显,我们球员的个人能力是超过日本队的。
但这一次日本队1比0拿下我们,比韩国队的3比2更没悬念。
在这个能源价格高企的时代,最有效率的胜利是最值得推崇的。在搂、抱、掐、拉、挎种种手段用尽之后,我们还不能攻进日本队的禁区,那这样的高能耗低产出足球会把我们活活拖垮。
中日之战的同时,两国足球的旗帜性人物:郑智和中村俊辅也在英伦寻觅着各自的生活,区别在于:郑智打英冠、中村打欧冠。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代表着欧洲对中日不同足球版本的认知。中村的腿据说能撩出符合“物理美学”的任意球,奥体中心国足首发11人的22条大腿中,能找出这么一条吗?
如若这些超越了国足的想象力,另一则素材可供参照:日本队训练,每位球员都要带上两套球衣。而待训练结束后,日本球员总是先将散落的矿泉水瓶收罗,做到秋毫无犯,随后就地围成一圈,擦拭身体换上干爽衣服。因为日本队队规要求:队员必须穿戴整齐、仪容端庄地接受场边记者的采访。如此种种,听上去有抬举日本球员的嫌疑,可正是此类落在细节处的败笔,让中日足球的比较研究成了一个令人心碎的话题,谢亚龙为此经常头痛。
中国足球不缺折腾,以前学德国学荷兰,后来学南斯拉夫,看上去学得很多,其实是学得很少——没有哪一条路走到了底。足协的领导们学政治学人情学手段,就是不学足球,或者说学了白学,他们的任期有限,他们不会把无限的足球提高事业放在有限的官僚生涯中来完成。套用恒源祥的广告语:中国男足的目光——鼠鼠鼠。
因此,到底学谁,对中国足球而言是个虚无的问题。“学”字很浪费,其实说白了是中国足球不学无术的问题。(廖平)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