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late是上周的热门词汇,中国球迷不仅搞懂了单词的意思,还掌握了该及物动词的正确使用方法。比如““we will isolated you(我们将孤立你)”就不是美语中的常见语法和习惯说法———即便是“说过这句话”的佛罗里达人麦迪也完全“听不懂”,纯正美国口味的表达方式应该是“you‘re out(你出局了)”。
被判“出局”了的,还有那条“善于制造矛盾”,甫一出笼便引爆千万流量的“浪稿”。看来,点击率和收视率一样,都是“万恶之源”。现在,“麦骂姚”被认为是谣言,而麦迪在此事中所遭受的“名誉重创”则无人关心———难道成为姚明的队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错?
最近,国内突然掀起一股“倒麦”风波,就是要把麦迪“倒卖”出去。原因是麦迪老打假条住医院泡病号,基本帮不上姚明的忙,耽误了姚明豪夺总冠军的终身大事。比如,评论员Y就表达了对麦迪的讨厌:“当上半场用干拔跳投扔出个10投1中的麦迪在中场突然宣布又不玩了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想象,休斯敦和大洋彼岸的中国球迷是怎样的咬牙切齿,圆睁双目,从怒其不争、猜测直到愤恨和咒骂。”
在此必须澄清的是,上述比赛,麦迪并未主动要求下场。中场休息时,教练和队医集体商议后认为麦迪继续比赛对本人和球队都会造成损害,因此将其劝退。所以“宣布又不玩了”一说并不妥当。姚蜜拼命往麦迪脸上泼硫酸,无非是想说应该把麦迪交易出去而不是姚明。但“为了方便观点输出就歪曲真相”,甚至是生产诋毁他人声誉的谣言,这就有点不大厚道了。然而,谣言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它暗合了人们的某种预期,不是有网友猜测“麦迪诈伤”吗,这两则不实报道正好迎合了这种阴暗的心理期待。但问题是,总不至于火箭医疗组及教练组合伙蒙人吧。对于伤者,也应该具备些起码的同情心吧,即便不愿送上祝福也该留点口德。
现在好了,与姚明一起打球成了一项高危行业,一旦丢球失误投篮不进就很容易招来迎面一板砖。我的疑惑是,火箭球员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的条款规定:每位队友都必须为姚明服务,为姚明的总冠军戒指负责?
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曾总结出一个谣言公式:R=I*A。R是Rumour,谣言;I是Important,重要;A是Am-biguous,含糊。这是谣言“做足做大”所需要具备的两大特征:重要性和模糊性,缺一不可。有了这两大诱因,谣言就可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新闻处于“不明朗”的懵懂状态时,“重要性”与“模糊性”就往往喜欢凑到一块儿去,这就给“谣言”制造了蠢蠢欲动的“可能性”。比方说,火箭队作为在美长期拉练的“国家队”,重要性有了;姚麦关系“云山雾罩”,麦迪又是个闷葫芦,于是模糊性也有了———这就给了谣言施展拳脚的空间。在姚明炮轰队友之后,造谣者确信“机会来了”,于是姚麦矛盾以及对麦迪人品的质疑被“及时”引爆了。此时,某些传播者就会产生创作上的生理冲动而风生水起,但新闻不是小说,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理应保持克制,善待麦迪,善待话语权。
休斯敦火箭球迷论坛上,那个哄传一时的“麦孤立姚”稿件被转译为英文,发帖人开篇就预先打好了招呼:“看的时候请有所保留,我只是把它当作一则谣言转载,所以请不要跟我争论得太厉害……”权且当作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吧。
(郑晓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