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两年仿佛一个巨大轮回。从切尔西、巴塞罗那到AC米兰,朱广沪的犹豫弄晕了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最终,当决定命运的亚洲杯来临时,朱广沪突然变回了他自己———一个坚决防守反击的教练,一个谨小慎微的男人,一个执着于小技巧的统帅。关于技术流、海选、全新理念的往事,仿佛只是一场南柯旧梦,轻轻就埋葬在了这支国家队的历史里。在浪费了两年时间后,中国队发现:决战,他们仍旧要走最初的道路。
回归防守反击•弃用李金羽,国足要枪不要炮
朱广沪曾经畅想过“师法巴萨”。年初的西班牙拉练结束,他还说过“技术流是未来的方向”。但当他勾去李金羽的名字时,这也注定“技术流”只是一时的梦想而已。
中超最佳射手,却搭不上国家队的班车。
对李金羽身上的这种巨大反差,朱广沪的解释是:“我们主要是根据亚洲杯的整体考虑,包括小组赛、四分之一决赛的战术打法需要,没有选择李金羽。”但李金羽本人不解:“我依然是中国最好的前锋。”李金羽不明白,问题的实质其实并不在于“中国第一”。他的命运,在朱广沪确定亚洲杯整体思路后,就已经尘埃落定。
对李金羽,来自足协的一种评价是:他虽然在中超进球如麻,但在国家队时却少有斩获;仅有几次得分,还是在面对弱旅时实现的,这说明李金羽的进球多,主要还是联赛水平不够高所致。而来自国足教练组的一种看法是,李金羽在鲁能的众多进球,依赖于鲁能庞大的攻击群支持。而在没有这种支持时,以门前抢点为主的李金羽,要发挥优势和特点,需要中场提供足够的支持。
最终,朱广沪的选择是:弃用李金羽。最后一刻在他心中,以弱击强式的快速突击,终究被确定为中国队亚洲杯最核心的思想。在这样的思想下,朱广沪只需要一批突击手,一群不需要炮架、随时可以开火的机关枪。所以,朱广沪需要的,是董方卓、曲波这样的快马,以及朱挺这样“能在前场积极拼抢、进行防守”的前锋。无论李金羽、还是近来状态不错的谢晖,他们对于“炮架”的要求,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在国家队最终的30人名单中,即使算上王鹏,前锋也只有5个人,7名候补球员里没有一名是前锋。相反,在4名门将以外,朱广沪还选入了14名左右的防守型球员。这是一个再明晰不过的信号,中国队就将是3、4年前的深圳队———那支队伍远不华丽,但它会让每个对手和观众,都感到很头痛。
回归谨小慎微•用熟不用生,国奥不吃香
朱广沪是一个谨慎的男人。在每一场比赛前,他会抱着饼干,在房间里整夜地看对手录像;在媒体面前,他仔细斟酌过每一个遣词造句;而在用人上,他其实向来是一个用熟不用生的人。虽然过去两年间,朱广沪超大范围“海选”,几乎让中国足协也失去耐心。但在国家队前往美国时,许多当事人就已经明白:在朱广沪心里,“海选”只是核心缺阵时的一种权宜之计;但最终随他出征亚洲杯决战的,依然是那些他用熟了的“老弟子”,尤其是海外球员。
虽然李金羽缺席,虽然肇俊哲落选,但是面对近期红得发紫的国奥队员,朱广沪依旧不为所动。谈及为何只选进五名国奥队员,朱广沪说:“我也知道国奥队在土伦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对于国家队,他们在年龄上还是有差距的。我根据国奥队员的特点,最终选了5名队员,我认为这是一个合适的人数。在最后的23人名单里,我认为有4到5人也就足够了。”
事实上,被选入的5名国奥队员,也都是国家队的“老队员”。董方卓虽然是国奥年龄段球员,但一直在国家队里比赛。赵旭日、毛剑卿、周海滨和朱挺,在2005年就是朱广沪队里的常客。相反,被朱广沪认定“不堪大用”的陈涛、“陌生面孔”于海,无论在土伦杯上多么神勇,也终究无法踏入亚洲杯的大门。
朱广沪的亚洲杯核心,其实早在半年前就已经想好:那就是2年来他最倾心的海外球员。即使李铁在谢菲联打不上比赛,即使“海外6人组”1年多没有共同比赛,但朱广沪愿意为他们等待。谨慎的朱广沪始终坚信:这才是中国足球最强的人员,让他们上场,是最“保险”的选择。
回归细节称王•门将报两名,阵型无定势
朱广沪一度想表现得大开大阖,因此在过去两年间,他曾经发明过无数的新概念,比如“疯狗战术”。但这些宏大的理念,几乎无一在国家队试验成功,反而给朱广沪带来诟病无数。当亚洲杯到来时,朱广沪终于回到了他赖以成名的原点:那不是大师式的理念创造,而是通过精细的细节分析和调整,影响一场战役的能力。早在执教深圳时,朱广沪的球队战术就从不新颖,而是他几乎能将每队外援的特点都讲得如数家珍,接着派上一名或者一群工兵,去缠死对手的要害。
朱广沪仍旧在细节上煞费苦心。比如门将,朱广沪在23人名单里只报了两个,因为他在仔细研究规则之后发现:比赛前24小时,如果门将发生重大伤病,可以随时进行更换,所以他不想让多一个门将占名额。再比如对手。在亚洲杯最后备战开始前,朱广沪曾经一人悄悄前往中亚,去看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的“中亚杯”比赛,带回一张详细的对手阵容;接着,他又拿出3月与乌兹别克斯坦热身赛时的出场名单,从两者中仔细地推测乌兹别克斯坦的主力阵容……
在国家队名单公布后,有人问朱广沪,亚洲杯的阵型是否已经确定。当时朱广沪笑道:“阵型?这当然要看对手的情况定,我们每场比赛都要做针对性准备,现在没法告诉你们阵型。谁知道呢?也许是4321,也许就是208。”
一个典型的朱广沪思路。在最后一刻,朱广沪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回归。(陆维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