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联规定的“口头表达申办世界杯意愿”2月2日就将截止,因为春节的缘故,中国方面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动静。从面前情况来看,中国确认申办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尽管中国足球水平最近几年急剧下滑,但足球水平与申办世界杯之间绝对不能划上等号,中国足球现阶段的低水平并不妨碍中国申办世界杯。
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方面尚未表态究竟是否申办,而国际足联之前也曾明确表示:2018年世界杯和2022年世界杯将于2010年2月份的国际足联执委会上一并作出选择,下属会员协会可以申办其中的一届、也可以同时申办两届,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有可能直接表态申办2022年世界杯赛。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申办2022年世界杯是“棋高一招”,是颇具战略眼光的明知之举。
众所周知,按照国际足联原先的申办规则,世界杯赛主办采用的“轮办制”。像2006年世界杯赛在德国举行,2010年的赛事就不能再在欧洲举行,最终是非洲的南非获得主办权;2014年世界杯赛则将在巴西举行。按照这一原则,2018年的世界杯赛就应该在北美洲进行。但是,就像当初2014年世界杯赛应该在南美洲进行一样,结果只有巴西一个国家提出申办,国际足联于是就陷入了某种尴尬中,因为国际足联希望世界杯赛作为世界上唯一可以与奥运会相抗衡的单项体育盛会,能够吸引世界上众多国家同时申请主办的激烈竞争场面,竞争地越激烈意味着关注的人越多,国际足联才能从中获利。但像只有巴西一家申办2014年世界杯,便使整个申办过程显得索然无味、缺乏吸引力。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足联才考虑取消“轮办制”。而且,早在国际足联确认南非将承办2010年世界杯赛后,在2006年世界杯申办中输给德国的英格兰便提出要承办世界杯赛,早在2005年11月20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在庆祝谢菲尔德俱乐部成立150年的活动上明确表示将积极申办2018年世界杯,政府将予以鼎力支持。而且,英格兰也得到了欧洲其他国家以及欧洲足联的强烈支持,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理由就是:欧洲作为现代足球的重心,如果继续采用“轮办制”的话,欧洲下一次承办世界杯至少要20年后,这在欧洲足球人看来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国际足联在2007年10月29日召开的执委会会议上作出了取消世界杯“轮办制”的决定,而且,在作出这个决定的当天,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第一时间就公开表示:“英格兰的申请让人高兴,因为他们是认真的,而且好几年前就已经在展开积极准备了,即使在2006年申办中输给德国后也依然在积极准备。更重要的是,英格兰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有世界上最好的职业联赛!”
布拉特的这种讲话显然另有深意,甚至在N多人看来,国际足联之所以取消“轮办制”,某种意义上是在为英格兰承办2018年世界杯赛铺平道路。而且,布拉特之后多次称赞过英格兰的申办。事实上,英格兰随后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成立申办委员会等等,其摆出的架势就是——“2018年世界杯赛,舍我英格兰取谁?”
尽管在国际足联作出取消世界杯轮办制的决定之后,包括澳大利亚、日本、美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等众多国家提出申办,在英格兰依然在2018年世界杯赛的申办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这种形式下,中国“主攻2022年世界杯赛”,也就显示出了高明所在。
首先,按照国际足联的有关规定,“轮办制”取消了,但同一个大洲不能连续承办两届赛事的规定依然生效。也就是说,2018年世界杯赛如果在欧洲进行,则2022年世界杯赛必须在其他大洲进行。虽然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俄罗斯等国均表示同时申办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可一旦英格兰获得2018年世界杯赛主办权后,他们也就自动失去了申办2022年世界杯赛的资格。而中国作为来自亚洲的国家,则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其次,像澳大利亚、日本、卡塔尔等来自亚洲的国家以及来自美国、墨西哥等北美洲地区的国家可以同时申办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赛,在2018年申办落败之后转而申办2022年世界杯赛。但是,由于同时申办两届世界杯赛,势必会分散选票。按照国际足联的有关规程,最终是由国际足联执委会中的24名执委进行投票进行选择。这些申办国家在申办过程中进行游说工作时,先要考虑2018年世界杯的选票、然后又要考虑2022年世界杯赛的选票。这期间难免不会出现意外与闪失。相比之下,中国只申办2022年世界杯赛,拉选票工作就相对要简单些,在国际足联24名执委中,只要有13人投中国的票,就可以获得成功。(当然,拉选票是一项说起来简单与容易、做起来相当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诸多利益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直接申办2022年世界杯赛,避免了直接与英格兰这个2018年世界杯赛主办国最大热门产生竞争,甚至在整个竞争中完全可以形成某种默契。这就增大了成功的几率。(马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