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发旧的外套,一顶压低的鸭舌帽,一张黝黑的脸,一个有些微微发福的中年男人叉着双手,在海埂基地的寒风中,使劲扯着沙哑的嗓子。没有多少人能认出来他是谁,除了他手下一帮正在练球的姑娘。但,倘若时光倒退20年,李华筠这个名字,足球圈却是无人不晓。这个球场上曾经像风一样的男人,刚刚选择了拿起长春华信女足的教鞭,这是一件新鲜事。
1 误打误撞
搞男足的,似乎不屑于搞女足。李华筠却是个例外。
要论经历,这个大连汉子算得上大腕级人物。1983年的世青赛上他刮起一阵旋风,让全世界惊呼:中国竟然也有天才球员!只不过造物弄人,24岁他便早早退役,一段本可继续的传奇,只剩下遗憾。
后来,他考过大学,搞过外贸,干过餐饮店老板,在恩师戚务生的鼓动下又回到足球圈,相继在云南红塔和天津泰达当起了助理教练。销声匿迹几年之后,当李华筠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时,站在他面前的,已变成几十个秀气的女孩子。
“真是误打误撞,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跟一群姑娘打交道。”李华筠不多的言语中,透着东北汉特有的质朴。“也就是去年一次和朋友们吃饭的时候,认识了搞华信俱乐部的朱海峰。他非常喜欢足球,这球队都是他一个人投的钱。有空的时候,也经常到基地跟我们一起踢球,就跟你们申花的朱骏一样。”
长春的朱海峰对李华筠早有印象,三顾茅庐请其出山,这份情意终于打动了李华筠。“那时我也没什么太多事,想就试试吧。”1月12日,“李”字招牌终于挂了出来,那一天他无限感慨:“其实,我还真喜欢足球这东西。”
2 深感忧虑
理想和现实往往存在矛盾,才做了一个多月女足教练的李华筠深有体会。
“我要把华信带进前四!”当初在老板面前,他这样拍下了胸脯。现在来看,目标恐怕难以实现。为何?没人!
李华筠要先引进四五个不错的球员。但当他揣着一摞钞票准备搜罗人才时却发现:钱竟然花不出去。女足的基础早已今非昔比,能够看上眼的寥寥无几,好不容易看上的,对方总是斩钉截铁地一摆手:不卖!
“现在全国踢球的女孩子才多少人?少得可怜。想要挑几个好苗子,真是难啊。有好的球员,每个俱乐部都死死地捏在手里。即便是卖,八万十万打顶了,这点钱谁又稀罕?”李华筠叹了口气,“大连的足球环境够好了吧?我们去看的时候也只有一支队。只能靠自己慢慢培养了。”
要培养又谈何容易。李华筠带过男足,刚带女足的那几天,差点没让他急出心脏病。“有些动作,我在男足那边只说一遍,但女队员到底有些不同。”他笑出声来,“后来我习惯了也就不急,一遍遍教吧。”
但有些事是一个教练无法决定的。看过刚刚在重庆结束的东亚女足四强赛,李华筠想了很多。“现在踢球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为什么?待遇实在太差了。你说天天这样死练苦练,一个月就拿2000,有的地方甚至是几百,谁来?”
3 怀揣梦想
李华筠说干女足显然不如干男足拿的钱多。女足不景气,他干吗要来趟这“浑水”?
很多时候,人是为了梦想而活,为了证明自己而活,至少这个45岁的东北汉就是这样。“我喜欢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女足没搞过,我想试试。”简简单单一句话,露出了雄心。“带好长春队,如果可能,我也想去国家队当教练,希望能有那一天。”这是李华筠内心的梦想。
从第一天起,李华筠就在备案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提纲:风格接近男子化,打法追求技术派。“你看看德国队,包括巴西队这些强队,都体现一种男子化的风格,对速度、力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我有经验。”他还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对队员不骂更不打。“有些教练喜欢粗暴执教,我觉得不好。”
长春华信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0岁,但也为国家队贡献了郭月、娄晓旭和许美爽3名国脚。“娄晓旭现在伤了,已经回到球队,我希望训练二三个月之后,能把她送回国家队参加奥运会,这就是今年我最大的目标。”说出这句话时,李华筠容光焕发,仿佛回到了25年前身披国字号战袍的那一刻。
唉,我早生了二十年
1979年的世青赛,一个阿根廷人受封“希望之星”,后来他成为全世界仰慕的球王,这个人叫马拉多纳;1983年的世青赛,也有一个中国人当选此项殊荣,这个人叫李华筠。但4年之后,他消失得无声无息。
喜欢他的人会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是中国足球难得的天才!”讨厌他的人会搬出那篇著名的“伤仲永”:“他是典型的昙花一现。”
墨西哥世青赛,速度奇快、脚下出众的李华筠被国际足联选进了最佳11人阵容,最后还名列六大“希望之星”。这6个人中,就包括荷兰的巴斯滕、巴西的罗马里奥。
当时年轻的巴斯滕和罗马里奥等人,日后个个都成为了国际巨星。而回国后的李华筠,几年之后却沦落为一支农民球队踢球。他成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型。
所以,李华筠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和人谈他的“二十年前”,尤其是对媒体。熟悉的人都知道在他面前不能提“足球”两个字,他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他不只一次地对身边的朋友们说:“谁再跟我提足球,别怪我跟他翻脸。”
能够让李华筠讲他自己的故事,相当不容易,却也相当有趣。“我不是天才。”这次面对守候的记者,他有些惆怅,不过李华筠也承认自觉有踢球的天赋。“有些东西你没基础不行,就像拿我这嗓子去练唱歌,叫帕瓦罗蒂来教我,我还是一鸭公嗓。”一句玩笑话,往事已释然。
从“希望之星”到仅仅24岁便早早退役,反差之大让人生疑。
伤病是罪魁祸首,1987年在巴西的一场友谊赛中,他被对手飞铲成膝关节韧带撕裂。治好还可以继续再踢,但李华筠有些心灰意冷了。“踢球为了啥?我连一套房子都没有。”生于大连、注册在辽宁体工队的李华筠,始终得不到相应的待遇。“辽宁队十连冠那会,每夺一次冠军就多发10块钱奖金。我毕竟要生活。”
别说当时的医疗条件远不如现在,就是费一番周折治好之后,李华筠也不想继续折腾下去了。“唉,我早生了20年,后来踢球的待遇好多啊。”他老早就想过出去,德甲的不来梅队已经明确要人,当年却根本不可能。28岁之前不能出国,那是中国足协的硬性规定。“领导总是说,球队需要你,国家需要你,我能怎么办?”
这真是中国足球的遗憾。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