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率亚泰夺冠令“土帅”扬眉吐气,但这无法扭转多数俱乐部在新赛季继续将选帅目光投向海外。那么,外教是怎么被挑上,又是如何来到中国的?一位圈内经纪人向本报记者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难度大 没的赚
引进外教非“甜差”
如果只从过程上看,经纪人运作一名外教来中国俱乐部执教并不复杂:在俱乐部提出要寻找外教后,经纪人按照俱乐部开出的要求和价位在一定范围内找到合适人选,之后俱乐部会派专人进行谈判。经纪人也可以主动推荐外教,向俱乐部递交一份履历,之后的过程和前面的方式一样。
尽管这些过程看似简单,但中国的经纪人们却并不愿意做引进外教的生意。这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经纪人透露:“国际足联最近颁布了新规定——同一个经纪人不能向一家俱乐部同时推荐教练和球员。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就是担心教练和经纪人合伙利用球员挣钱。”实际上,在这个规定出台前,中国就已经没有靠介绍外教为主的经纪人了,因为“运作教练挣到的钱很少,而且难度特别大”。也有人这样解读:“俱乐部最终选择什么样的外教,有时就是看俱乐部老板和经纪人关系如何。”例如南方的某家俱乐部,正是因为老板考虑到同经纪人的良好关系,才最终聘请了一位“傀儡”外教。
名气小 出钱少
球队须“三顾茅庐”
至于现在很多球队出国选帅的现象,这名经纪人透露:“实际上这都是经纪人提前联系好的,表面上说是去‘选’,其实是直接去谈判。要知道,中国联赛的水平比较低,转播覆盖面又不大,不像日本的J联赛那样,在欧洲和拉美都可以看到,所以很少有高水平的外教会为了这样一份工作专程来华,因为他们不可能通过中国联赛迈向更高级别的联赛。所以只能我们的俱乐部自己走出去,这其中也有点‘三顾茅庐’的意思。”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就连圈内消息灵通人士都很难知道联系到某些外教的经纪人到底是谁,“有时候确实是保密的,只有俱乐部参与谈判的人才知道这位教练的经纪人是谁。这可能也出自‘自我保护’心理:担心万一这个教练的执教成绩不好砸了自己的招牌。”但实际上,很多俱乐部所出的价钱并不能请到合适的教练,这位经纪人表示:“就拿中国国家队当年的选帅来说,中国足协所出的价钱根本请不起希丁克那样的人,国内的俱乐部也是。现在中国有许多塞尔维亚的教练,但这些教练在国际上已经不吃香了。”
和稀泥 打报告
经纪人两头“买好儿”
在俱乐部决定聘请某位外教后,经纪人就成了“中介”,“经纪人有时候就是缓冲区,在双方进行谈判的时候,很容易因为一些问题就谈崩了,这时候就需要经纪人出面协调。”同样,外教的很多权益也需要经纪人来维护,“一旦双方因为合约出现问题,经纪人有职责和义务维护外教的权益。”这名经纪人同时透露,有时候外教和俱乐部如果出现冲突,经纪人还会将其中的一些争议反映给国际足联,以寻求帮助。
至于经纪人的收入问题,记者咨询了一些相关人士。据了解,成功运作一名外教执教后,经纪人的收入也不尽相同。有些经纪人和教练之间的关系是透明的,双方都知道彼此可以挣到多少钱,还有些俱乐部则在给教练的合同中专门列出经纪人应拿的提成。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种合同是非常详细的,甚至包括了人们可以想象的任何意外情况。款项问题也非常细,除了和各种规定对照的款额外,还有如何支付、分几期支付等。有些经纪人在拿到自己的提成后,还会给俱乐部的相关人士一些回扣。”
难交流 难融合
外教易成牺牲品
其实和很多实力很优秀的外援一样,一些外教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他的执教能力也许很出众,但是到了中国却遭遇滑铁卢。很多经纪人都将这种现象归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多外教,尤其是欧洲教练,更容易在中国遭受失败。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对待问题的态度和中国人有很大差异。”这位经纪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比如一名很优秀的外教,他可以一眼看出一名球员踢球的风格,但是他却无法看出这名球员的性格。而不了解球员的性格,往往就会成为教练员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名经纪人还告诉记者,有时一些比较有个性的教练也会给他招致麻烦:“性格教练有时候会引起更大的矛盾,甚至一些矛盾根本与他无关,但最后就转嫁到他头上,谁让他坐在一个被人瞩目的位置上呢?当内部矛盾激化的时候,外教的选择一般只有下课。”(周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