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超联赛开始后,几乎每轮都有球队对裁判员的执法产生异议。虽然足协本着“公平原则”,每轮都会安排外籍裁判执法,但是外籍裁判依然成为矛盾的焦点。记者采访了一位中国裁判圈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他也对目前出现的这些裁判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质疑一 洋裁判“劣迹斑斑”
如果说中国足协请外籍裁判执法中超的行为是为了更公正地保证比赛进行的话,那么很多人也许会失望,来自韩国、伊朗、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多名裁判在中超赛场上留下的记录却并不光彩:4月23日的上海“德比大战”成为一场“吵架大战”;4月30日的连津之战出现了肘击与耳光;5月7日的鲁能与申花队比赛中断8分钟之久;联赛第7轮,山东鲁能主帅图拔认为:“当执的马来西亚主裁还不如中国裁判!”同样是这位马来西亚主裁判,在执法国安与沈阳金德比赛时也招致不满,李章洙婉转地评价为:“我的眼睛小,这位裁判的眼睛可能比我更小。”
对于这些情况,这位资深人士透露:“亚足联有一个裁判精英班,在亚洲排名前50位的裁判都在这个精英班里。但是亚足联规定,精英班的裁判不能去为其他国家联赛执法。这样到中国来执法比赛的,都是亚洲的二三流裁判,他们当中很多人的执法水平确实不如咱们自己的裁判。更何况人家吹一场球就走了,你没有任何能约束他的东西。
质疑二 末位淘汰成紧箍咒
现在足协实施的裁判“末位淘汰”制也成为制约裁判水平提高的一个因素。末位淘汰的初衷是促进竞争,但值得注意的是,给这些裁判投票的是各俱乐部。这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裁判们当然不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位,然后被淘汰下去。给他们投票的是俱乐部,有时候一两次争议判罚就会对裁判的得票产生影响,那么大家要怎么做呢?就是尽力去做好人,免得被俱乐部‘淘汰’下去。如果裁判在场上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俱乐部别告状,那么他们怎么能作出客观公正的判罚?”
质疑三 年轻裁判不自信
北京球迷应该还记得,北京国安主场与陕西浐灞队的比赛,那场比赛的焦点有两个人,一个是大闹赛场的浐灞主教练成耀东;另一个就是当执主裁判牛锦山。后来有媒体评论认为,如果牛锦山在那场比赛中的执法不是那么软弱,这场闹剧就会避免。
这位资深人士解释了牛锦山的行为:“他是有‘前科’的,这是一名年轻裁判,在前几年的联赛中,他在一场比赛中判罚了点球。结果俱乐部上诉到足协,裁判委员会认为这个点球判罚错误,牛锦山被内部停哨4场。但后来又发现牛锦山的这个判罚是一次正确判罚。”
尽管牛锦山那次的点球判罚最终被认为是正确的,但是他已经经历了停哨4场的处罚,这对一名裁判来说,是最在意的一件事。因此这位资深人士也慨叹:“就是因为足协的那一次‘误判’,让这名年轻裁判在场上显得不自信。”晨报记者 周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