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欧洲杯是丹麦童话,2004年的欧洲杯是希腊神话,2008年的欧洲杯,则是一部魔幻小说。一般来说,欧洲杯是两年前的世界杯格局和风格,当届也是意法两支传统强队的回归。2008年欧洲杯虽然冷门频频,但最终还是向着旧势力靠拢。德国和西班牙,两个欧洲的传统足球强国,分别在半决赛力斩土耳其和俄罗斯两匹黑马进入决赛。
其实,德西的最后会师并非偶然。德国在4年前就已经因为球队老化跌到谷底,克林斯曼接手后大力起用新人,改造球队进攻力,让德国队变成一支有朝气有技术的青年军,世界杯的第三名只是一个开始。勒夫接班后,仍然沿着克林斯曼的方针,改变了波多尔斯基和施魏因施泰格的位置,进一步释放了前场攻击力。而西班牙则不愁后辈力量,只是多年以来死守进攻原则,不思取胜之道,阿拉贡内斯同样在2004年接手西班牙,他为西班牙注入了防守和纪律的元素,塞纳、阿隆索让西班牙的腰硬了起来,同时进一步强调用控球来控制比赛节奏,世界杯惜败法国后,欧洲杯是他收成的好时机。德国与西班牙就像两只结茧的毛虫,现在是时候化蛹成蝶了。
老帅VS 少帅 保守没有出路
在本届欧洲杯的16强中,老帅和少帅几乎各占半边天。决赛勒夫与阿拉贡内斯的碰面是本次欧洲杯教练力量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代表。他们代表了欧洲杯教练的两种潮流和风格。但这更多的是对年轻的勒夫而言,毕竟阿拉贡内斯已经功成名就很多年,勒夫本场无论能否战胜西班牙,都可以是少壮派教练向前辈们挑战成功的一个最佳典范,况且,还有范巴斯滕和比利奇这样的成功人士在。
虽然勒夫继承了克林斯曼进攻至上的理念,并且进一步释放了德国队的前场攻击力,但大多数时候,勒夫还是表现出了他保守的一面。打克罗地亚和奥地利的两场比赛被人认为是场面丑陋,不思进取。这可能跟他的阅历有关。勒夫并未在大球队执教过,而且多是在奥地利这样的德式打法的俱乐部效力。而且经验不足令他显得应变力有限。还是在克罗地亚一役,克罗地亚频频通过莫德里奇的灵活走位来控制,但勒夫却没有意识到要让弗林斯死盯他来解放巴拉克。波多尔斯基和施魏因施泰格的位置变动所得奇效,难说是勒夫主动变阵所致。
阿拉贡内斯更像一个“老愤青”,头发全白了却还像穿着切·格瓦拉头像的衣服唱激进的朋克摇滚。因为心境年轻,老帅比一班在成长路上瞻前顾后的年轻人更敢于变化。更重要的是他的战术不死守西班牙的进攻传统,老帅更懂得胜利和防守的重要性,对意大利一役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在对俄罗斯的时候,3次换人都在75分钟之前完成,而且442变4411完成得相当自然且主动,更体现了老帅的功力深厚,面对连自己同辈都变不过的勒夫,老帅显然更有把握。
控球之师 VS 效率之王 风格相克斗命硬
德国和西班牙向来风格迥异,正如他们的联赛和文化一样。德甲硬朗,西甲柔弱;德甲粗糙,西甲细腻;德甲头球漫天飞,西甲地面慢慢搓。德甲在欧洲的排名越来越低,连拜仁都要去打联盟杯;西甲却上升到欧洲第二联赛,群雄并起,塞维利亚成就联赛冠军和联盟杯冠军的双冠伟业。
虽然主要以德甲球员为班底,但德国国家队的成绩在稳步上扬。身高和力量的优势仍然是德国人的长处,队中最矮的拉姆也有1.73米,就更别提弗林斯、莱曼这种空霸了。以前的德国队以力量打法为主,脚下技术粗糙,在克林斯曼接手后才开始增加了地面配合。巴拉克、波多尔斯基、施魏因施泰格等技术好的球员丰富了德国队的进攻套路,加上身高和力量的优势,令德国队变成了一支高效的球队。半决赛对土耳其,三脚射门就可以转化成胜利,颇有2006年意大利的风范。这样的风格特别容易“憋”死风格灵活,讲求脚下的球队,例如葡萄牙。而西班牙则将本来就细腻的传控技术练得更为炉火纯青。2006年世界杯时就已经能和佩克尔曼的阿根廷队相媲美。西班牙最高的球员是门将卡西利亚斯,中场平均身高不到1.75米,但这样他们更加灵活地用自己的技术借控球来控制比赛。
西班牙目前是夺冠呼声最高的球队,但他们身高是一项致命弱点。西班牙到目前为止只丢了两个球,定位球方面只失一个。阿拉贡内斯在定位球方面一直加强练习,很好地掩盖了他们身高的弱点。反观德国队,他们的失球都是对手通过运动战得逞,尤其丢给克罗地亚的第一个进球,在中场连续16脚传递后扯开空档后,莫德里奇一传致命,这点很像西班牙。勒夫应该会从这场比赛得到对西班牙的其实。但如果德国将西班牙当葡萄牙打,一定会被反咬一口。(□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潘熙宇)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