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拉伦抬头望了望比分牌:2比3!他那张酱紫色的长脸苦得出奇。他转过身去,把大衣的领口拉高,快步向休息室奔去。身后,钢铁铸成的新温布利张牙舞爪,在雨夹雪的迷雾中,变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血盆大口。
“我绝不辞职”,这是麦克拉伦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念叨的话语。那些已经把他批得体无完肤的英国记者已经完全麻木。“把他炒掉,然后在某个俱乐部上任,麦克拉伦没有什么损失,但是英格兰队,又被耽误了整整4年!”《泰晤士报》资深记者彼得·雷侬这样写道。
当埃里克森在2006年初的“酋长门”事件中名声扫地时,英格兰足总确立的选帅原则,便是 “主教练必须是英格兰人”。正因为足总内部激烈的矛盾,否定了斯科拉里、激怒了希丁克,已经从根本上奠定了今日之失败。
不错,英格兰足总有154年的足球管理经验。然而丰富的经验往往蒙蔽了接受新观念应有的态度。业余化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致使英国足球从不愿意接受落后于欧陆对手的事实。他们的傲慢和保守,在整个选帅过程中暴露无遗。
既然坚持了一个错误,就必然需要付出更多代价去掩盖。在一个不适合的时间,选择了一个没有威望的麦克拉伦,就只能选择一错再错的事实。今日之战,突然起用没有经验的卡森把守大门、中场慌乱中换上小贝,麦克拉伦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应该找到的方向:临场指挥差是他的第一个致命伤;对球员能力判断不准,决定了他的球队死于内耗。
这是贝克汉姆的第99场国家队比赛,“第100场”里程碑无法在欧洲杯上实现。“我不会退休,只要英格兰队召唤,我还会回来效命……”到底是贝克汉姆克死了麦克拉伦,还是麦克拉伦害惨了贝克汉姆,只有留待下一个上台的教头来判断了。
(黎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