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围很多人聊天时发现,贝克汉姆的粉丝,不仅有货真价实的职业球迷和看见任何偶像都敢大胆追着喊“我爱你”的时尚女生,还有那些既不解时尚风情,又不懂“442”和“352”为何物的乏味人士。这促使我好奇地琢磨贝克汉姆能够超越宗教、国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鸿沟,成为万人迷的背后原因。
精湛的球技无疑是很多人迷恋贝克汉姆的重要理由。自贝克汉姆加盟曼彻斯特联队开始职业生涯以来,先后为俱乐部和英格兰国家队射入92个进球,其中43个是直接任意球射门得分,间接任意球助攻更是不计其数。“贝氏弧线”是并不专业的球迷对其任意球技术形象而充满敬佩之意的描述,但即便在高手如云的欧洲足坛,不论是他的对手还是他的队友都不吝啬对他的赞扬。
不过,如果单有球技而没有能同时让女生尖叫,让男人羡慕的外表,或许贝克汉姆也成不了今天的贝克汉姆,充其量只能是齐达内第二。这就如同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只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而没有切合市场热点的背景故事和公关包装,就很难吸引市场资金的注意,最多只能在投资者教育的课堂上作为正面教材被人宣讲一下。
贝克汉姆能成为万人迷的另外一个理由是他把与媒体的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贝克汉姆本身对聚光灯似乎有天然的偏好,那些小报对他也是宠爱有加,但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的是他与妻子十指相扣和在儿子面前充满父爱的眼神,而不是他身体的某一个敏感部位被打上马赛克的绯闻照片。
作为公众人物,克己自律当然好,但娱乐大众也是重要的社会职责,贝克汉姆显然对这点有很深的领悟并借助媒体的网络身体力行。所谓“凡事须节制,节制也亦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和上市公司接触多了,就会发现有些上市公司总是有意无意地忘记自己作为公众公司的身份,喜欢很矫情地在各种场合标榜自己低调实干的风格,并以此为理由谢绝媒体的采访和分析师的实地调研,最终迫使分析师之间只能进行想像力的比拼而不是研究能力的较量,迫使媒体大量炮制以“据消息人士透露”开篇的报道。
与那些拒媒体于千里之外的上市公司对应的,则是另外一些深谙眼球经济的上市公司。很难说他们在刻意制造绯闻,但读这些上市公司发布的澄清公告,常常感觉就如同在翻看明星们撰写的“我和某某某不得不说的故事”之类的书。
贝克汉姆成为万人迷的最后一个理由则是他的敬业精神和对行规的遵从。这点可能被绝大多数人忽视,在我看来却是最重要的一点。
今年1月11日,贝克汉姆在饱受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冷落的情况下,与洛杉矶银河俱乐部签约转会,但直到6月中旬,也就是在他已经明确知道自己将离开皇家马德里的五个月后,仍然身披皇家马德里的战袍出现在西班牙联赛最后一轮比赛的赛场上,带伤坚持踢了66分钟,最后因为教练战术安排而被换下。如果说贝克汉姆的球技会让我们激动,他的俊朗外表会让我们羡慕,那他的职业精神一定会让我们周围的很多人汗颜。
在我们这个被认为正处于黄金十年的行业,不少从业人员正以“布朗运动”的方式随心所欲地流动着,既没有行业规则的约束,也没有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当然就更没有从业人员自身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很多人在递交辞职报告的同时递交的那份休假申请,便是我们这个行业中从业人员职业精神水准的最真实的写照。
贝克汉姆的职业精神可能是由于他道德情操高尚而引发的自主行为,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严厉执行的行业规则下的必然行为。如果贝克汉姆不遵从规则,或许我们在那些小报上偶尔还能看到他的新闻,但足球场绝不可能再为他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所谓的万人迷也就没了生存的基础。但在我们这里,不遵守行业规则,缺乏职业精神的从业人员,却仍然能如鱼得水般地在行业里游走。
贝克汉姆在今天之所以能成为万人迷,既要归功于父母给了他俊朗的外表,归功于教练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更应该归功于英国和整个欧洲足坛的严厉行规。
如果我们没有贝克汉姆那样帅气的外表,我们就应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我们至少应该有职业精神和对行业规则的遵从。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贝克汉姆式的从业人员,关注贝克汉姆式的上市公司。(张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