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足坛巨星巴乔开始了抵达北京的第二日活动。
老本行 穿着皮鞋,擦地破门
与在场其他嘉宾相比,尽管巴乔也穿西装打领带,但还是显得有些“玩世不恭”。这个40岁中年男子不再像年轻时一样留长发,扎辫子,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利落的短平头,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银色耳坠。没有打领带,白色衬衫的领子也不是整齐地折好,而是立起来露在西装领子外面。
尽管穿着皮鞋,巴乔还是在现场展示了球技,主办方在舞台上方开辟了一个长方形的嘉宾出口,与足球门大小相仿。
站在台上巴乔抬起右脚,虽然没有像设想中那样射入球门正中,但皮球还是擦着地面飞进这个虚拟的“球门”。
新作品 手握毛笔,写意语作品
站在桌子前,身体呈45度前倾,4根手指握住一支笔,跷起小拇指,巨星巴乔在做什么?答案是———写毛笔字。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演员李成儒在现场写下毛笔字“世纪巨星”送给巴乔。在他题字过程中,巴乔始终背着双手专心致志地看着。央视主持人段暄随即提议让巴乔也拿毛笔现场题字,这个见过无数大世面的巨星开始害羞起来,脸一下红了。他说自己从未用过毛笔,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握住它。
不过,在球迷的欢呼声中,巴乔还是接过毛笔,考虑片刻后,用右手4根指头握住,小拇指跷起来。蘸墨时,他还不忘在砚台上把多余的墨汁蹭掉。有一笔写得不满意,他用力多描了几下。
再铁杆的球迷也只见过巴乔用记号笔写的签名,看他写毛笔字,还是第一次。这幅字千呼万唤始出来,他用意大利语写下“世纪珍藏”几个字。
“这比我第一次上场比赛还紧张。”巴乔看着自己的处女作笑着说。此外,他透露有可能奉献另一个“第一次”给中国,“我没有到现场看过奥运会,也许明年我会来到这里的。”
一点摩擦 “信徒”自称比记者专业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除了记者,还有55名球迷到场。
在现场提问环节,球迷竟与记者“争风吃醋”起来,很多球迷认为他们更了解巴乔,问出的问题更有水平。
一名记者希望巴乔多年后回忆一下1994年世界杯上罚失点球的心情,在场的“粉丝”们甚至喊出“不准问这样伤害他的问题。”主办方没让翻译把这个问题翻译出来,而是用另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取代。待记者坐下后,球迷便一起喊:“球迷!球迷!”最终,仅有5次提问的机会被球迷夺走两次。
活动结束后,有球迷解释了他们的做法,“我觉得我们更了解巴乔,问的问题也会更深入。我们是一群比较理智的球迷,昨天在万达门口看到他时,大家都整齐地喊着口号,没人冲上去索要签名。我们都是巴乔球迷会的,跟公司请假,从全国各地赶来,是全国最忠实的巴乔迷,你看我们的衣服上,是用意大利语印的———‘我们是巴乔的信徒’。”
一段佳话 女球迷被巴乔“电”得直流泪
与巴乔一同来华的经纪人佩特罗内是巴乔的好朋友,对这位世界巨星,佩特罗内这样评价———“他很内敛,很羞涩。他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平时话不多,但总能用眼神来传递讯息。”在现场交流环节,一位特地请假过来看巴乔的女球迷争取到上台向巴乔提问的机会。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这位球迷成了明星,许多人围过来分享她与巴乔近距离接触的感受。“他的眼神太迷人了!”她捂着嘴,眼里泪光闪闪,“我看着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脑袋里一片空白,被他的眼神电到了。昨天他戴着墨镜,看不到眼睛,今天觉得那眼神太迷人了。”
面对面 无特别原因,不愿回忆1994
体验完“北京一夜”后,巴乔昨日上午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你们好!”为了这句开场白,巴乔费了不少工夫,尽管还不是字正腔圆,亲切的问候还是令现场爆发出了一阵掌声。
我其实是个乐观的人
新京报:因为你的眼神,很多中国球迷都称你为“忧郁王子”,你知道吗?
巴乔:忧郁,是吗?我自认为自己是个乐观的人,不过我想“忧郁王子”在中国文化中应该有特别的含义吧。
新京报:时隔12年再次来到中国,你对首个目的地北京有什么感受?
巴乔:若不是亲眼所见,我还不确定原来北京是个如此摩登的城市,这里有现代的气息与古代的宫殿庙宇,我都开始羡慕这里的人了。
新京报:昨晚你欣赏北京的夜景了吗?
巴乔:没有,昨天我太疲惫了,所以晚宴结束后就回酒店休息了。
将来的职业与足球相关
新京报:你还记得1994年世界杯踢飞点球的情形吗?
巴乔:记得,而且永远都不会忘。但人总要向前看,过去的很多回忆我都把它锁起来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我不想轻易打开记忆的箱子。
新京报:这几年你都做了些什么?
巴乔:除了家庭还是家庭,我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新京报:没有从事过与足球有关的职业吗?
巴乔:暂时还没有,不过有4、5家俱乐部都曾找过我,我也和他们有部分谨慎地接洽。 新京报:未来我们是否要称你为“巴乔教练”?
巴乔:教练未必适合我,不过我相信未来从事的行业绝对与足球有关,比如说俱乐部的形象推广人等。
美人VS王子
在昨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体操名将刘璇也乘机和巴乔“套近乎”。拥有很多“粉丝”的璇美人此时也是巴乔的忠实“信徒”,由此可见“忧郁王子”的杀伤力不小。(张磊 田颖 郑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