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焦点面对面:举办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有何影响?

中国焦点面对面:举办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有何影响?

2022年01月25日 1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中国焦点面对面】举办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有何影响?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焦点面对面)举办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有何影响?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举办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有何影响?——专访中国首位男子冬奥会奖牌得主李佳军

  作者 王昊

  北京冬奥会即将于2月4日揭幕,“双奥之城”聚焦世界目光。在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中,李佳军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是中国首位男子冬奥会奖牌得主,退役后仍深耕冰雪领域。

  在北京冬奥会火种的采集过程中,李佳军作为中国第一棒火炬手参加了火种在希腊的传递。同时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他也深度参与到赛事筹备中。

  对征战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健儿有几多期待?举办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如何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日前,李佳军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中国首位男子冬奥会奖牌得主李佳军。<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富田 摄
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中国首位男子冬奥会奖牌得主李佳军。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你之前作为北京冬奥会中国第一棒火炬手参与到了火种传递的过程中。手持火炬“飞扬”时,心里有何感受?

  李佳军:火种象征着和平、友谊、光明。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中国参与火种的采集和传递,也让自己对奥林匹克文化及体育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很多非洲运动员也参与到了冬季运动中,他们只要有这样一个机会,哪怕可能是最后一名,也要去参与、完赛,无论千辛万苦都要赶到北京。这也说明,通过体育能凝聚很多人群和力量。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李佳军在传递火炬。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李佳军在传递火炬。

  中新社记者:与你运动员时期相比,现在短道速滑的世界格局有何不同?各国选手之间的实力对比是否有明显变化?

  李佳军:无论是从场地、器材装备还是人员配备,整体变化都非常大。例如我在1981年开始学习滑冰时,印象中当时全国室内冰场数量极少。如果能被排到后半夜时段上冰,我们都会兴奋得睡不着觉,感觉“天上掉馅饼”,才能有机会到室内场地练习。

  按照统计,全国标准冰场在2021年初时已达654块。整体大环境变化后,参与这一项目的运动队、人员数量等都有大规模的提升。

  竞技方面,虽然早期竞争也很激烈,但由于参与地区相对较少,因此我们的主要对手就是韩国、加拿大、美国和欧洲个别国家。现在完全不同,假如比赛有10个项目,可能最后冠军会被10个国家瓜分,且各国运动员整体实力还是上升势头。

  中新社记者:中国短道速滑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但平昌冬奥会后,队伍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不过在本赛季四站世界杯赛中,中国队成绩不俗。你觉得中国选手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何处,又如何展望师弟、师妹们在北京冬奥会上的前景?

  李佳军:虽然在上届冬奥会中,中国短道速滑男子项目实现金牌突破,但是从整体看,我个人认为存在一些不足。

  在我们当运动员那个年代,中国男、女队各有4到5名主力,无论接力还是单项,从长距离到短距离都具备较强竞争力。虽然现在我们整体水平不错,个别运动员比较突出,但在综合实力上仍有欠缺。

  像近两年,中国队的看点集中在男子短距离项目上,但其他方面我们缺少竞争力。这是我觉得目前,包括在冬奥会之后,队伍需要提高的地方。

  对于大家此前一段取得的成绩,我觉得应给予肯定。但是若想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选手在细节、心态等方面需要控制得更好一些。

  短道速滑是一个特别容易出现意外的项目。现在很多优秀运动员已拿过出色的成绩,希望他们在比赛中更注意细节。

  中新社记者:除短道速滑外,中国选手本赛季在雪上项目中成绩同样不俗。你对于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整体表现有何期待?主场作战是否会对运动员产生影响?

  李佳军: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仍要把更多困难摆在眼前。有些对手可能之前发挥不佳,有些对手可能未去参赛,一些隐藏的高水平运动员可能没有被我们发现。不能单凭某一站比赛的成绩,就认为我们已经赢了。

  希望我们的运动员能够继续保持状态,不要受伤病的影响,克服意想不到的挑战,朝着升国旗、奏国歌的目标努力,我觉得大家就会认可你、理解你。

  另一方面,因为在家门口比赛,这对运动员而言压力更大。我觉得全国观众一定要给予运动员特别的宽容与理解。

  在申办北京冬奥会之前,我们有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是优势项目,例如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另外三分之一比较落后,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开展。短短几年,我们已经把北京(冬季)奥运会这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的国家队都组建完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由于比赛信息相对较少,大家对新组建的队伍可能不够了解,都想通过北京冬奥会来检验中国代表团的选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运动员会更紧张,压力更大。

  中新社记者: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在筹备过程中,你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李佳军:国际奥委会一直以运动员为主体。在吃、住、行、训练、比赛等方面,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

  这就需要运动员委员会的委员到各地去了解运动员的想法,听到更多他们的心声。我们希望能够在各个方面,让他们有一个开心、顺利的备战过程。

资料图:一名女孩脚踏雪板、拄着雪杖在滑雪。刘占昆 摄
资料图:一名女孩脚踏雪板、拄着雪杖在滑雪。刘占昆 摄

  中新社记者:退役之后,你选择继续深耕冰雪领域。中国冰雪运动基层人才储备现状如何?近年来有许多小朋友愿意投身到冰雪运动中,对于他们的未来,你有何建议?

  李佳军:中国冰雪运动整体变化非常大。首先是比赛,以前冰雪项目只在东北有,并且集中于吉林、黑龙江两省。由于人少,所以每次比赛时间也非常短。

  随着国内冰雪运动发展,现在比赛规模扩大了,时间也从单日增加到多日,全国各地的运动员都参与其中。

  很多事让我觉得,我们做得还不够。许多孩子来比赛时,他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眼神与心情,特别打动我。然而他们并不了解运动规则,这又让我感到很无奈。比如冰球比赛中,穿了花样滑冰的冰刀上场。

  对于他们,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教练,我们以前就走过许多弯路。比如冰场教花样滑冰,但实际教练是速滑或短道、冰球出身,这对于孩子们的帮助肯定是不足的。

  如果专业对口,相对会好一些。因为还涉及其他知识,包括训练器材使用、体能训练周期等,它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资料图:“雪如意”的标准台和大跳台两条赛道。翟羽佳 摄
资料图:“雪如意”的标准台和大跳台两条赛道。翟羽佳 摄

  中新社记者:你已提到近年全国冰场数量变化。从你自身出发,对于冰雪项目在国内整体参与度的变化有何感受?我们还要从哪些方面来缩小与其他冰雪强国之间的差距?

  李佳军:我印象中,目前国内雪场比冰场还多,已经达到803个,整体参与人数的变化就更多了。如大家所知,我们一直在响应国家号召,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据了解,我们国家已经完成了这一目标。

  至于缩小差距,我认为首先还是要从专业人才方面着手,近两年许多高水平专业队非常缺人才。

  例如滑雪队,雪板需要打蜡师,但是国内很缺少相应人才,几乎看不到。在这一领域,我认为还需要更多发展。同时也希望有更多院校,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完)

【编辑:李季】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