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中国游泳无愧龙的传人
——从“浪里白条”、穆祥雄到孙杨
本报记者 周继明
若按中国四大名著《水浒》里对“浪里白条”张顺、“过江龙”李俊和“阮氏三雄”水中技艺的描写,就是拿到如今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也绝对是一流的世界高手,比如张顺“可伏在水中三天三夜”,如今的潜泳高手们恐怕只能自叹弗如……当然,小说从来都是允许夸张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文学里对古代中国人水中类似于游泳技艺的最早和最好的记录。但在白洋淀、水泊梁山那样的天然水域里,小孩子从小光着屁股在水里玩耍着长大,成年后也能破纪录、甚至破世界纪录却是真实的。文革前曾三破100米蛙泳世界纪录的穆祥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穆祥雄的父亲穆成宽就是在老家华北北运河畔的天穆村数百平方米的大苇坑里练就一身“浪里白条”的本领。并在1935年参加由外国人在天津举办的“万国游泳赛”一举夺冠,这也是中国人最早的游泳国际比赛冠军。
也在大苇坑里学会游泳的穆祥雄6岁夺得天津市男子幼童组冠军。他中学时练肺活量的故事颇为有趣,走路时每次憋气走10步,呼吸走5步;骑车时数着电线杆憋气,每根电线杆间距50米,每次憋气100米,呼吸50米,使肺活量越来越大。50米长的泳池,潜泳一口气能游出四十七八米。测人体负氧能力时,仪器最低指示为零,海军潜水员只能降到30,而穆祥雄测试时,指针降到零都没觉得难受。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现代“浪里白条”的意思?
但穆祥雄时代的中国体育一直被隔绝于世界体育之外,他与当时的一批中国优秀的男子游泳运动员,涂广斌、戚烈云、徐志祥、陈运鹏等,只能参加一些与东欧国家的友谊赛。他们去匈牙利训练,开始成绩还不如欧洲女运动员,但几个月后,穆祥雄的成绩就与获得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金牌的匈牙利运动员不相上下,并很快在莫斯科的中苏对抗赛上战胜苏联的奥运会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米那施金。
1956年,穆祥雄在一个小型表演赛上以1分7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同年,穆祥雄的200米蛙泳成绩比获得墨尔本奥运会的日本运动员还快0.6秒。1958年,在国际泳联限制游泳比赛中不准潜泳后,穆祥雄很快又再次战胜米那施金,创下新的世界纪录。1959年,穆祥雄再以1分11秒3第三次打破100米蛙泳世界纪录。
实际上,穆祥雄只是那个时期中国游泳的一个杰出代表。从1955年到1959年间,中国运动员已26次打破过世界纪录。
从传说中的“浪里白条”,到从大苇坑里练出来的穆祥雄,从中国女子游泳“四朵金花”庄泳、钱红、林莉、杨文意,到如今的刘子歌、叶诗文和本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独得3枚金牌的孙杨,中国游泳运动员的刻苦训练与拼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但还有一种理论说,中日韩近年来在游泳成绩上的突破有某种天赋的优势,即:东亚黄种人有更大一些的肺腔,而黑人运动员在游泳上几乎无所作为,也是因为他们的肺腔更小。而在田径跑道上,黑人运动员体内的荷尔蒙含量则高出白人、黄种人运动员2%到19%。
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其实在很多方面是与水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