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无比稳重的一个汉字,应当是可以结结实实倚靠的。
巴塞罗那的奥运冠军,20年跨度的亚运两金,张山的靠山,是自己,或者说,是自己那颗强大豁达的心。
如今,这座山放开怀抱,也将被他人投靠。昨天记者率先从国家射击队得到独家消息:42岁的张山即将被正式任命为双向飞碟主教练。“倾我所有,不辱使命。”没有关于未来,关于奥运的展望,一如往常的踏实。让子弹飞,就是张山快乐的全部包容。
枪靶子 专家老公作后盾
12月12日,张山向国家射击队投递了竞聘书。按照惯例,亚运会之后,是4年奥运周期的中期调整。“这件事我考虑了很久,我觉得一切都成熟了。”
张山善射,射击队里无人否认。但转换身份登上教练席,张山的推动力,是一个画在纸上的枪靶子。“我老公,是个很幽默的人。”有一天,曾笑称自己倒在张山枪下的澳大利亚人巴恩斯,画了一个圆形的枪靶子。“你想一想,你一年当中有多少时间在北京?”枪靶子上的一大半被打上了阴影,代表北京。“你往年在北京的时候,我不是一直都在北京陪着你。若这是你的心愿,那就放手去干,我会一直在你的身边”。巴恩斯打消了妻子的顾虑。就这样,张山的命运,又一次被“枪靶子”决定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是整座山的支撑。张山打枪,巴恩斯当裁判,他还是一家国际知名猎枪公司的顾问,“平时在国内比赛,其他队员和教练看到我张嘴就问:‘你老公呢’?在器械枪支上,他们都有很多问题来咨询我老公。”能够安心打枪,安心执教,身边能有个知心人吐露衷肠,自然更有底气。“有他在,我觉得一切都会容易些。”张山出山,水到渠成。
二十年 岁月匆匆亦有情
总说岁月无情,却很少有人领悟,岁月,也是一种恩泽。在张山的竞聘书上,她为自己定义的最大优势,是经历。
张山与中国最老的那一代飞碟射击人做过队友。“我曾经和巫兰英老师一起赢得世界冠军。而现在,我又和‘90后’队友在一个训练场训练,在一间宿舍房里住着。20年来,我是第一代人,也是最新一代人。”如此“最先与最后”的诠释,除了张山之外,再没有第二个。
上个月的亚运赛场,张山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年前的北京亚运,到20年后的广州亚运,她是历史的见证人,“其实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那么多。后来听大家说起来,真的觉得很唏嘘,一晃就20年了。”20年前,张山第一次走进北京亚运村,看什么都很稀奇。“我最喜欢去运动员食堂,有很多吃的。最难忘的是冰激凌,之前,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冰激凌。”那时候,张山20岁出头。“之后经历了太多,很少有什么事物让我感觉新鲜。”不变的,是对于射击的一腔热情,“一端上枪,就进入了状态,这是一种从不会感到厌倦的状态。”
她要将自己的经历,与年轻人分享。张山曾经的教练,年纪最大的已经70岁出头,“也有其他教练还在省队的岗位上,我会把他们请来给我当顾问。我不想关着门做学问,发挥大家的智慧,才能托起整个团队。”
水载舟 野蛮教练求实效
张山是典型的川妹子,风风火火,大大咧咧。认识张山的人,都有相同的评价:人太直爽。“不过别以为我平时很随和,所以当了教练也会很好说话,我觉得我会是个野蛮教练。”她的笑声中,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相符的调皮。
国家队新任命的双向飞碟主教练有3人,张山是其中之一。除了她自己,张山手下还有4个兵。“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道理。一个人冒尖是没有用的,整体水平起来了,才有可能托起某一艘船。而这艘船,才有可能满载而归。”张山的这个比喻,也是她执教策略的写实。过去两年,中国双向飞碟已经获得了伦敦奥运的参赛资格,但最终只有一人能够成行。“我们这个5人团队中,我觉得4个人有希望。”
虽是新人上岗,但张山并不缺少执教经验。她在澳大利亚时一直出任私教,去年还担任印度国家队的主教练,“在射击上,我追求完美。所以我手下的队员们,日子不会太好过。”张山知道年轻人所有的心路历程,“我只想告诉他们,我是他们可以信赖,并且可以依靠的人。”
12月28日,国家队将集合,而1月初便有测试赛。磨合期,不过短短的十来天。“现在是养水的过程,我不是没有耐心的人。”张山曾经说,“今后你看到一个老太太还在射击场上打枪,那肯定就是我。”因为执着与爱,她一路扛枪走来,同样因为爱与执着,她要将她的枪一直传递下去……(记者 华心怡)
参与互动(0) | 【编辑:赵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