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赛仅5天,中国军团的金牌总数已经奔着100去了。不少国人在高兴的同时,也有忧虑,就是怕东道主的金牌数太多了,影响了亚运会的和谐。新华社资深体育记者杨明日前便撰文《“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认为“就在中国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这20年中,中国人的体质明显滑坡!然而,我们的金牌总数是世界第一,亚洲绝对第一,难道这不是讽刺吗?”他甚至建议“从下届亚运会开始,淡化金牌,选拔业余选手参赛,少用国家专业队和职业选手”。
金牌多了,后果真有那么严重吗?我们该为金牌太多而发愁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奥运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对于运动员来说,争取金牌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对运动员平日刻苦训练的最好回报,是运动员自我价值实现的最佳方式。争取金牌和重在参与并不矛盾,亚运会对于大多数选手来说是参与,对另外一些优秀选手来说,就是争取金牌,对个别选手来说,甚至获得亚军都只能算是失败。亚运会是亚洲最高的竞技舞台,而不是趣味运动会、群众体育运动会,所以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都想争取最好成绩,不独中国如此。设想一下,我们从下届亚运会开始,全部派业余选手参赛,把金牌让给对手,这样对手就得到尊重了吗?金牌少了,我们一定会感到很开心吗?我看未必。体育比赛先天上就具有振奋民族精神的功能,对此功能,淡化应该,无视却不合常情。中国国奥队输韩国队一个0比3,现场的中国球迷难道不沮丧吗?中国女乒今年在莫斯科仅仅丢掉一个世乒赛团体冠军,国人还不是照样骂声一片?
对亚运会这样的比赛,淡化金牌当然是应该的,作为体育迷,谁都希望看到激烈竞争的场面,但现实如此,我们只能接受。事实上,许多中国教练都在帮助国外选手提高运动水平,这也是中国这样一个体育大国应该负起的责任。
至于说,中国人体质出现滑坡,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和饮食结构、健身意识、健身设施、地方政府投入诸多环节都有关系,竞技体育似乎不能负全部责任。换言之,中国不拿那么多金牌,中国人的体质也未必就不下滑了,相反,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带动群众体育的开展。上点岁数的人都应该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女排的五连冠是如何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排球热的。竞技体育的投入当然会花钱,但这点钱和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相比,难道不值?更何况竞技体育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并“反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从来就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完全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中国金牌满珠江,我们固然不能自傲,但也似乎用不着内疚。我看到的每个广州市民脸上洋溢的自豪和幸福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脸上印着的五星红旗让我恍惚回到了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为了这些可爱而热情的观众,也为了你们青春的付出,拜托中国健儿,该拿的金牌千万别客气。刘颖余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相关新闻: |
专题:第16届广州亚运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