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队混战的保级“谜底”揭晓,长期深陷“假赌黑”泥潭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终于走完了“打假扫黑”风暴后的第一个赛季。
在回顾和盘点之时,很多人将“干净”送给了今年的中超,认为在司法部门的强势介入下,各队终于“良心发现”般“真踢”了一回。
这是个不错的评价。毕竟,公平是足球比赛的灵魂,而这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足球来说,更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良好开端。
但是,“干净”并不能代表联赛的成功,因为它只是司法部门重拳出击下的一时之效,如何建立防腐反赌的长效机制,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依然任重道远。
更何况,渴望新生的中超联赛,虽然在赛季揭幕战中发出“从头再来”的呼声,但随着联赛的进程,这个口号在与技战术水平整体偏低、不完善的职业机制的“PK”中,愈发显得苍白无力。
于是,我们看到,这个赛季,“强队不强、弱队不弱”的一潭死水局面依旧没有改观。赛季之初,颗粒无收的“闷平”比比皆是,一支球队连平七八场也不算什么稀奇,“平局大师”太多了!
而快到收官时,各队的命运还一度鲜明地一分为二:前9队都有机会争亚冠,后7队集体忙保级。在这个“中超特色”下,各队看似杀得难解难分、热闹非凡,但对于整体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并无太大益处,亚冠赛场的连年败退便是例证。
我们也看到,这个赛季,空前严峻的裁判信任危机、愈演愈烈的球场暴力层出不穷。为了能将“黑哨”赶走,中超、中甲开始通过公开抽签决定每轮的裁判。初衷虽好,但由于裁判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且参差不齐,再加上权威不够,一些被戏称为“嫩哨”的年轻裁判执法时如履薄冰:球员敢破口大骂他们,教练组敢围攻他们,球迷甚至敢冲进场内追打他们。任其发展,中超裁判谁还敢干?
还有,球迷的火气越来越大了,脏话漫天响,两队球迷互相谩骂、攻击,球员大巴遭到围攻,“足球流氓”这个在南美、欧洲足坛活跃的群体,不觉间竟也来到中超赛场。如果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还可以理解,但如果只是为了下班后释放压力、凑热闹,只是为了狭隘的地域文化而煽风点火、骂人出气,这些人就称不上是真正的球迷,因为足球场不是“出气筒”,更不是“拳击场”。
在褒贬之处的对比下,仅仅“干净”两字,显然无法掩盖联赛的种种顽疾和“新伤”,各项机制远不成熟的中超,依然需要管理者们脚踏实地一步步经营。
当然,大环境的改善,也让我们看到了些许不再遥远的希望。赛场上,一些新秀通过联赛的磨炼,逐渐被人们熟知,成了国家队的希望之星;看台上,即便是凄风冷雨中,有相当规模的球迷依旧执著地呼喊着俱乐部的名字。他们肩并肩,服装、口号统一,组成了颇具现代足球特色的拉拉队。这或许是中超和英超除了名称之外,唯一最为接近的地方。(记者 岳东兴)
参与互动(0) | 【编辑: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