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李元伟:三大球奥运前景很悬 再受伤姚明将退役

2010年11月05日 08:22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很多人在提到前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时,会用到中国男篮前任“掌门人”来形容,不过按照李元伟自己的意愿,他更像是中国篮球的一个“开门人”———他为中国篮球打开了职业化改革的大门,并且至今仍坚信职业化道路才是中国篮球乃至足球及排球这三大球的出路。昨日,李元伟以西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来到成都,并与在校大学生就“体育强国建设和三大球的振兴”的话题进行了座谈。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他直言今年中国三大球的表现难以让人满意,“如果不坚持职业化改革,三大球在伦敦奥运会的前景,很悬。”

  中超、CBA充其量只能算“半职业”

  2010年的中国三大球可谓标准的命运多舛———足球因为假赌黑丑闻面临推倒重来,国字号球队更是在一系列的比赛中节节败退;篮球不仅出现了CBA赞助商因联赛影响力渐弱而撤离的现象,发生在热身赛中的群殴更是让很多球迷伤透了心;女排本来是三大球的“金字招牌”,但去年以来便处在不断的换帅风波之中,如今世锦赛上的表现也令人失望……作为篮球联赛职业化改革的“先驱”以及中国体育职业化的直接参与者,李元伟又是如何看三大球的这种现状的呢?

  成都商报:中国体育总体的职业化现状究竟是什么样?

  李元伟:我曾说过“中国体育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说这话的背景是在去年一次关于深化CBA职业改革的会议上,此言一出甚至引起了不少争议。但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职业体育的萌芽需要有适宜成长的土壤和气候,但我目前还没看到这样的条件。中超、CBA充其量只能算是“半职业”,而乒超、围甲等所谓职业联赛也只是赞助商协助举办的比赛。

  成都商报:您力主中国体育走职业化的道路,那么在您看来,职业体育最终能为中国体育带来什么呢?

  李元伟:虽然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上成为了金牌榜的第一,但必须承认我们始终还是没有达到体育强国的高度。事实上,我认为,没有高度发达的职业体育,就不可能成为体育强国。然而在北京奥运会后,目前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足、篮球项目不仅没有太大作为,反而爆发出更多丑闻。这也让中国体育圈内一度流行着视“职业体育是一种错误,职业体育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等看法。好在经过调查实践,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这也从行政层面第一次明确了职业体育的地位,肯定了职业体育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

  成都商报:如果强调职业体育对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项目最适合成为带动中国职业体育的龙头?中国足球的现状是不是已经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职业化进程的失败?

  李元伟:这就像关于“什么是中国第一运动”的争论一样,我说是篮球,有的人说是排球,有的人说是乒乓球,有的人甚至说是麻将。至少在我看来,个人项目的影响力没法跟集体项目相比。乒乓球的普及程度不比足球、篮球差,但从现有的职业联赛看来,无论是认知度还是参与度,影响力都远远不及中超、CBA。中国足球虽然已经注定要经历一个推倒重来的过程,CBA也在前进的过程中步履蹒跚,但这不是职业化的失败,而是我们在探索这条道路上的曲折。走上正轨是迟早的事。如果不坚持走职业体育的道路,三大球在伦敦奥运会的前景,很悬。

  成都商报:您曾呕心沥血地想要让CBA全面超过中超在球迷心中的影响。目前,中国足球一团乱麻的现状是不是CBA一举超越中超的好时机?

  李元伟:对于中国足球的现状,作为曾经的篮球项目的主管人,我感到非常可惜。我认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足球一蹶不振的情况也影响到了中国篮球,甚至也影响到了排球。这也是奥运会后球迷经常会把“三大球全面溃败”挂在嘴边的原因。我可以毫不避讳地说,中国足球的那些矛盾篮球也有,只是他们发生在前,我们汲取教训加以改正在后。可以说,对于目前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两大联赛,已经到了唇亡齿寒的状况。

  成都商报:您认为造成中国足球混乱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元伟:有制度的问题,当然也有人的问题。在我主管中国篮球的时期,中国足球爆发出的问题我们都在及时研究,极力规避改正这样的错误。就拿当年国安罢赛的事件来说,我们在总结时会认为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其实只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理,我想很多情况都可以避免。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任时会有人评价我“看起来很温和,动起手来却毫不含糊”。

  男篮斗殴事件影响太坏

  作为中国篮球的前掌门人,对于不久前发生在中国男篮与巴西男篮之间的那场群殴,李元伟当然不可能没有想法。事实上,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