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关注可持续发展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世界水平的竞技体育必不可少。要竞技体育始终维持高水平,必须有坚实的人才基础,形成可持续的发展。
但一直以来运动员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保障不足,使得运动员退役后前景不甚乐观,导致运动员这一职业吸引力急剧下降,后备人才减少。刘鹏说,制约中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瓶颈是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薄弱。必须抓好这项工作,对中国竞技体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刘鹏认为,文件对制约运动员文化教育,制约保障若干瓶颈实现若干政策性突破。比如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体育运动学校的建设,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将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等。
据了解,总局已经在中国东、中、西部根据不同情况以及总局内部选定试点单位,对全国的各省区市都提出贯彻要求。
刘鹏说,这件事要长期抓下去,只有抓好了,中国竞技体育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体坛保持较高的水准和竞争力。
青少年的培养也是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之一。为此,总局特意改革了全运会赛制,利用比赛的杠杆推动各省区市培养青少年。
刘鹏说,全运会将以前比赛前两年注册的规定改为四年,并且取消地方联合培养运动员的交流协议,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各个地方扎扎实实地管理和训练运动员。在足球、篮球和排球项目上增设青少年组别,增加了集体球类的金牌和奖牌权重,调动各地建设青少年队伍的积极性。
“集体球类与个人项目不同,投入大,周期长,所以有的地方不愿意搞三大球。机制调整以后,各地搞三大球的积极性提高,很多地方都重新组建了球队,”他说。
参与互动(0) | 【编辑:闻育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