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世锦赛土耳其“主场哨”让客队不服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男篮世锦赛土耳其“主场哨”让客队不服

2010年09月13日 10:5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土耳其篮球已经走到了历史巅峰,以83比82险胜塞尔维亚队,进入决赛。不论最后是否夺得冠军,这已经是他们最好的成绩,之前他们的最佳战绩是2006年世锦赛的第6名。土耳其这一次主办世锦赛,算是真正把天时、地利、人和用到了极致,然而走得这么远并不仅仅依靠主场之利。

  主场哨让客队不服

  比赛的哨声响起时,特奥多西奇抓起篮球,狠狠踢上看台。皮球从阿根廷裁判帕波罗的耳边呼啸而过,他没有任何表情,很快就回到了休息室。这3个来自美洲的裁判,恐怕会被人记住,他们在比赛中给了土耳其队太多的宽容。

  东道主土耳其队在前3节落后的情况下,最终完成了惊天逆转,凭借图瑟里0.5秒的上篮绝杀,以83比82险胜塞尔维亚队晋级决赛。比赛结束后,全场球迷沸腾了,连混采区的志愿者和保安也加入到了欢庆的队伍中,一边高唱庆祝的歌曲,一边鼓掌。

  在歌曲中走出球员通道的塞尔维亚队球员此时更显落寞,有位球员甚至将擦汗的纸巾揉成团狠狠摔在地上。塞尔维亚队主帅伊夫科维奇在新闻发布会后面对记者的围堵,只说了一句英文:“所有发生的事情你们都看到了,还让我说什么?”

  第4节的前1分半钟,塞尔维亚队已经达到犯规罚球次数,而土耳其队则是一直到最后1分半钟才达到犯规罚球,土耳其队在篮下甚至可以肆意地用各种动作防守。

  末节最具争议性的一次判罚出现在终场前4分09秒,当时土耳其队落后6分,阿西克进攻得手,遭到了马科维奇的犯规,但令人意外的是,裁判居然判了恶意犯规,土耳其队获得了1罚1掷的机会,正是这1掷让主队额外获得了一次进攻机会,图瑟里上篮得手,将分差缩小至2分,也为之后的逆转打下了基础。

  比赛结束前4秒,维利科维奇上篮得分,塞尔维亚队以82比81再度取得领先。在暂停之后,土耳其队老将图切里从左侧突破上篮得分完成绝杀。“我们真的非常幸运,特科格鲁突破的时候差点失误,球却阴差阳错地到了我的手里。”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图瑟里道出了最后一球打成功的原因。

  伊斯坦布尔体育馆中的土耳其球迷始终呐喊,高唱《12巨人》的土耳其队歌,成为土耳其队场上无形的“第六人”。“这场比赛我们打得并不好,但是球迷始终支持我们,我非常感动。”图瑟里动情地说。

  借世锦赛推广篮球

  但或许光斥责裁判没有意义,如果土耳其队没有实力,他们也把握不住赢球的机会。这一次,土耳其借助世锦赛的机会,大力推广篮球运动。依靠球队的战绩,场外的宣传,一步步打下了基础,或许未来他们会真正成为一支强队。

  土耳其不管足球还是篮球,其魔鬼主场都非常著名。这几天记者也体验深刻,他们国家篮球队的队歌《12巨人》,早已家喻户晓,几乎每个人都能唱。赛场里,上万人一起高歌这首激昂的歌曲,很多客队都会脚软。

  2001年欧锦赛是土耳其篮球第一次让世界震惊,当时是土耳其历史上第2次举办欧锦赛,同样在伊斯坦布尔,依赖主场之利他们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取得银牌。而这一银牌大大促进了土耳其篮球的发展,他们很快就申办了世锦赛,并且获得了成功。然后,当地非常用心地把《12巨人》这首歌,拍了很多宣传广告。有一群人在火车站里进行各种花哨的传球,有家庭主妇把扔垃圾当成是投篮、有餐厅小伙子用投篮方式给顾客的红茶加糖……各种荒诞而有趣的篮球元素,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土耳其似乎并不是仅仅在办篮球世锦赛,而是借此机会进行了一次篮球大推广。几乎每个人都会唱国家队队歌,这段时间每个看到外地来的人,他们都会问一句:“为篮球而来?”

  发展联赛培育人才

  除了篮球文化的推广,人才融合是土耳其体育的一个标志。在南非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的德国队球星厄齐尔就是土耳其后裔。土耳其在篮球方面也有输出,德国队的德米雷尔也是土耳其后裔。

  土耳其也向NBA输出球员,有2002年的特克格鲁和奥库,而2006年世锦赛最佳新人的伊尔亚索瓦其实是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后来搬迁到了土耳其,并为土耳其队效力。而曾经在NBA效力的格鲁吉亚人帕楚里亚其实也是土耳其后裔。

  土耳其篮球真正的发展,其实源于本国联赛。由于不断地推广篮球文化,给他们的篮球联赛带来大量的球迷。除了3个在NBA效力的球员,还有在意大利打球的阿克约尔,其他人都来自本国联赛。

  土耳其人在世界大赛一步一个台阶,更多的是源于他们的篮球推广,长达数年的基础工作,这或许值得中国篮协学习。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彧】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