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一月二十日电 题:牯岭街上书香渐逝
中新社记者 路梅 黄少华
两三层高的临街骑楼,各式各样的小商铺,零散的行人,呼啸而过的机车......三、五百米长的牯岭街看起来跟台北市其它的小街道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台北许多四十岁以上的人心里,曾经弥漫在牯岭街上的书香却相当值得怀念。
据说,牯岭街开始成为台北市有名的旧书街,是在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后,等待撤离的日人抛售家中古董及书籍,成为牯岭街旧书交易的初始。后来旧书生意逐渐集中、壮大,商贩多是利用路边人行道摆露天摊,连绵占去牯岭大半条街。
到了一九六八年,经过市政管理,划定位置后的旧书摊位一度增至八十家左右。此后,牯岭旧书街经历了最鼎盛的十年,不少人都发了财。一九九一年,台湾导演杨德昌拍摄的、以六十年代台湾社会为背景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把故事最高潮的地点选在了牯岭街的一个旧书摊上。
七十多岁的退休公务员李良儒指着街道的尽头回忆当年。他对记者说:“我那时候住得离这里不远,每天下班都要来逛逛旧书摊,书摊多得都排到那一头去了。每次来都有收获,现在我的个人藏书不下一万本,大多数都是那时候积累起来的。”
退休后,喜爱读书的李良儒就到牯岭街开了家小小的旧书屋,叫“新旧书屋”。二三十平方米的小铺里,发黄的旧书密密麻麻,从地面直堆到天花板,默默等候顾客的光临。
一九七四年,由于整顿市容拓宽马路,没有固定店面的大部分旧书摊被迁到光华商场,只有少数几家店面留了下来。这成了牯岭旧书街没落的开始。
“以前很多旧书都是收废纸的人送来的,光华商场不让进三轮车,收书渠道成了问题。经营其它货品的店铺交错复杂,旧书摊难成规模,于是纷纷转行了。我家因为有店面,好停车,所以每天都进好几大箱货。”如今牯岭街上最大的旧书店“书香城”的老板娘庄太太如是说。
“书香城”是牯岭街旧书生意的老资格,已经经营了四十多年。第一代庄老板三年前去世,由儿子儿媳妇接下生意。
“新旧书屋”和“书香城”紧挨在一起。后者显然在经营上多了一些新尝试。据庄太太的介绍,他们除了传统文史类的旧书,还经营各类杂志、流行小说和儿童书。长年的经营,使他们积累了较为固定的旧书来源以及顾客群,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甚至成为一些特色旅游的必访之地。
两家旧书店一家将将维持,一家月有赢余,却都说景气越来越差,读书人越来越少。
除此两家,记者还发现了两个旧书铺子,却是大门紧锁,招牌旧损,看不出开业的迹象。旧书成捆堆在屋檐下,被台北绵绵的冬雨打湿。
怀旧的人们曾经举办过种种短暂的活动,试图重现旧书街的风华,可类似“创意牯岭街书香市集”的活动过后,牯岭街却依然寂寞。
一位台湾网友在博客里写道: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使印刷书与人的关系越来疏离。牯岭街的旧书香只存在于旧日台北人的心里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