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篇关于灵渠的短文,在海外一家媒体上发表,碰巧同期也刊登了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一篇佳作。正是这个版面,架起了我与白先生交往的桥梁。编辑转告我,白先生希望知道我的联络地址,并告诉我与他联络的方法,当时我真有受宠若惊之感。
白先生之所以如此,我想一定是我那篇拙作撩拨了他思乡的情丝。白先生祖籍桂林,与我同乡,15岁离开大陆,随父亲白崇禧将军去了台湾。白先生曾在成功大学水利系学习,有过将来要在长江三峡建一大型水利工程的设想,对水利自有一种情结,何况灵渠又建在故园的奇山秀水间,怎能不唤起他无尽的遐思?
他后来又转攻外国文学,再后来移居美国。大概是迁徙的人生以及家国的命运,于他心里平添了诸多感慨。白先生作品中,海外华人对家园故国的怀念,充满了华丽的悲剧色彩,这也形成了他创作上的一大特色。诚如他所说:“我们这个民族的韧性也真是不得了,能够忍受那么多的苦难,回首往事,历史沧桑,真是一言难尽。”
我一向对他的“宁可精其一作,不可滥其十篇”的创作态度心怀敬意,感谢有了难得的通信机会,我要趁机向他讨教写作方面的经验。先生十分慈和健谈,言语中常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我知道他很想听到家乡的声音,于是寄去了有关桂林风物的光碟,其中有一张是详细介绍灵渠构筑情况的。这张光碟,很是令他激动了一阵子。他说:“看了光碟不仅更进一步认识了祖先,还学会了很多知识,像先人于水中打下的松木桩,使我懂得了水泡松木,越泡越通红的道理,在那个还没有水泥的年代,先人发明了以糯米粉拌桐油取而代之,硬是筑成了灵渠这一伟大工程,为人类水利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先生身居大洋彼岸,每次听人赞扬桂林山水的奇绝秀美,兴奋的同时,尤喜欢把话题引向灵渠。他认为,在故园桂林,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和人类智慧的,还是数灵渠。古时候,运输多依赖水路,灵渠成功修筑,既赋予了航运便利,又促成了华夏一统,其文化底蕴极为深厚。那张光碟让他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还时常成为他炫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依据。
白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赴美深造,现定居太平洋沿岸风景优美的圣巴巴拉小城,兄弟姐妹10人中如今尚有8人健在,其中3人在台湾,5人在美国。不知是家国离散留下的感伤,还是有意独守一份宁静的心境,旅美后的他已是深居简出,而一遇有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时,便会很开心,仿佛都忘了年龄又回到了欢乐的童年时。一次,他特地让大家看了那张灵渠光碟,大家无不为祖先的创举而自豪,纷纷表示寻机往故园重温失落的梦。后来,白先生又让我再寄上10张光碟,他要分发每人一张,让兄弟姐妹们不论身在何处都能从中获得一种精神力量。
一条流淌了2000多年的运河,连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也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了一起……(淮盼)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