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9日电 白先勇创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如今已经为不少人所知晓。这位出生于桂林、毕业于台湾大学的作家,于《牡丹亭》演出百场之际,在台湾《联合文学》2007年6月号上发表了自己对于《牡丹亭》及其演出的感想。
文章摘录如下:
青春版《牡丹亭》自二○○四年台北首演以来,三年间已上演九十九场。北京展览馆剧场五月十一至十三日是青春版《牡丹亭》第一百场盛大纪念演出。青春版《牡丹亭》自台北出发,巡演遍及两岸四地、大江南北,远渡重洋至美国西岸,观众人次达十五万。九十九场几乎场场爆满,创下昆曲演出史的纪录。
当初制作《牡丹亭》并定性为“青春版”是本着几项宗旨。
其一:近年来昆曲舞台演出逐渐老化,与现代剧场审美观念产生了距离隔阂。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便是企图将昆曲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在昆曲的传统基础上,适当的融入现代审美法则,创造出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昆曲经典范例,以唤回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百戏之祖”的青春生命。
其二:昆曲传承存在着严峻的断层危机,第一线的昆曲大师们都已届退休年龄,如不赶紧将他们的绝活传授给青年演员,昆曲便面临失传的危险。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便是希望借着排练一出昆曲经典大戏,将昆曲大师张继青、汪世瑜的艺术传给“苏昆”的青年演员们,使“传”字辈老师傅们正统、正宗、正派的昆曲表演传统,让青年演员们在舞台上继续发扬下去。
其三:《牡丹亭》是一首赞颂青春爱情的生命讴歌。演出启用与剧中人物年龄相符,形貌俊丽的青年演员担纲,不仅给原著带来青春活力,也是希望能吸引年轻观众,走进戏场。表演艺术,没有青年观众便没有生命前途。这三年来,青春版《牡丹亭》曾在以北京大学为首的近二十所两岸三地以及美国西岸的名校巡回演出,获得广大青年学子的热烈喜爱。
其四:二○○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评鉴“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被荣荐为代表杰作并列为十九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自此,昆曲已经国际化,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瑰宝。
经过三年九十九场的巡演,当初制作青春版《牡丹亭》设定的目标已大致达成。昆曲当今已不是无人问径的冷门艺术,尤其在大学生中,观赏昆曲甚至变成了一种参与高雅文化的慎重仪式。北大学生在百年纪念堂看完青春版《牡丹亭》后在网上这样写道:“现在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一种是没有看过的。”
二○○四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座谈会上有一位台湾政治大学的女同学郑重地称:“看了青春版《牡丹亭》,我感到做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我对那位女同学不禁肃然起敬,在台湾,我很久没有听到大学生如此发自肺腑的严肃话题了。在青春版《牡丹亭》千山万水一路巡回百场的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一些场面,是在一些大学演出,无论在北大、北师大、南开、南京大学、同济、苏大,或者在台湾的交通大学、成功大学。每次演完谢幕,总有数百青年学子,一拥而上,围住前台,欢呼喝采,不停的替男女主角照相,直到深夜十一时,全场观众仍然依依不舍离去,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焕发着异样的光彩,这些与中华传统文化久已疏离的青年学子,似乎都经过了一场古典美学的洗礼,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是青春版《牡丹亭》中的“美”与“情”两股文化救赎的力量感动净化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青春版《牡丹亭》戏美、人美、词美、歌美、舞美,以美传情:“情真”、“情深”、“情至”是昆曲的古典美学与汤显祖的《牡丹亭》的有情天地最后征服了十五万中外观众。
二○○六年青春版《牡丹亭》美西之行是海外宏扬昆曲的一大胜利。美国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洛杉矶时报,都大幅报导并有剧评,美国文化界、学术界对此次演出的重视,亦属少见。加大柏克莱校区马上开设昆曲课程,把昆曲当为世界性的歌剧来研究。在美国演出,另一动人场面是当地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观赏青春版《牡丹亭》时,情绪之热烈激动,超过两岸三地,许多观众热泪盈眶,一股民族文化的乡愁羼杂着民族的自尊及骄傲,令人悲喜交集。在那一刻,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为在国际台上那出代表中国文化的“百戏之祖”大放光芒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一百场后,青春版《牡丹亭》将继续走向世界舞台,明年将往欧洲,在伦敦上演,再转荷兰参加阿姆斯特丹的艺术节,将昆曲之美,带到西方文化的重镇去。
青春版《牡丹亭》能在三年中演一百场,而且场场成功,是得天佑,得人助,是由于许许多多幕前幕后的热心人士无私的贡献,由于他们的善意、爱心、热忱,以及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感,在人力、智慧、艺术,以及资金的大量挹注,青春版《牡丹亭》才得日渐茁壮,不停巡演,不致中途失败。
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代言人,对于这些热心人士,我只有由衷的感激,他们对青春版《牡丹亭》的殷殷期望,也使我更感到责任重大。复兴昆曲是一条漫长艰难的道路,只有政府与民间的力量共同担负,才有可能达成。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只是一个开端,希望这不仅是昆曲剧种振兴的契机,亦是中华文艺复兴的先兆。我不相信一个曾经拥有辉煌文化传统的民族,会任由自己的精神文明长久衰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