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二二八’了,我至今也没有办法到台湾去找我的救命恩人。”昨日,75岁的厦门老人洪樵甫感慨万千。洪老先生所说的救命恩人,就是在61年前台湾“二二八事件”中帮他躲过一劫的三位台湾同学,但是多年来,海峡相隔,无从寻觅,让他心愿难偿。
每年这个时候,洪老先生就会在海峡的这边默默感恩。1947年初,洪樵甫跟随在台湾任职的长兄到台湾,入读台湾建国中学高一班。就读不到一个月,洪樵甫刚和同学熟悉,“二二八事件”发生了。
由于建国中学是台北最好的学校,当时许多国民党官员的子女在那就读,而且学校距离“二二八事件”发生地台北专卖局很近,所以学校很快成了被冲击的地方。
事发第二天,不知究竟的洪樵甫还照常到学校上课,结果发现学校里面一片混乱,根本无法上学。当时才15岁的洪樵甫看到混乱场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的同桌和旁边两个同学却反应很快,他们迅速用自己的衣服换下洪樵甫的中山装,用自己的挎包换下洪樵甫书包(因为他当时的书包还是长兄的旧公文包)。中山装和公文包当时就是明显的“政府标志”!一旦被看到,立即可能成为被冲击的对象。换好衣服和书包后,考虑到洪樵甫到台北不久,不熟悉地形,三个同学护送他到居住处的巷子口才离去。
随后,事态进一步严重,国民党开始清理一批倾向进步的人士,洪樵甫的长兄被捕。洪樵甫匆忙告别嫂子,从基隆港坐船回厦门搬救兵到台湾救援大哥。后来,洪樵甫的二哥、当时在海外通讯社当记者的洪卜仁赴台湾采访并将大哥救了出来。从此,洪樵甫再也没有回过台湾。
时间已经过去61年,洪樵甫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与三个台湾同学重逢,当面感谢他们在危难中的救助,“61年过去了,这三位保护我离开的同学,经常出现在我梦中。当时读书时间短,加上时局动荡,匆忙分手,我记不得他们的名字和模样,又不能当面向他们道谢,成为我最大的遗憾。”
去年,在热心台商帮助下,洪樵甫眼看就要到台湾参加建国中学校庆并寻找救命恩人,但是由于台湾“陆委会”要求建国中学出具60年前的学籍证明,最后不了了之。
洪樵甫说,这么多年除了感恩三个台湾同学外,他也一直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台湾同胞,当年的“二二八事件”其实和“省籍矛盾”没有关系,因为他是“外省人”,但是在危难中挺身救他的三个同学都是台湾 “本省人”,“本省人”和“外省人”没有矛盾,却有骨肉般的亲情。
又到一年 “二二八”,洪樵甫期待着两岸早日直接“三通”,让他可以重回故地寻找恩人。导报记者 叶秀月
小资料
“二二八事件”的导火线是1947年2月27日,台北市的一件私烟查缉血案。此事件触发2月28日台北市民的请愿、示威、罢工和罢市。同日,包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的请愿市民遭驻署的卫兵攻击,事件因此由请愿转变为对抗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性运动,进而激化为省籍、族群冲突。抗争与冲突在数日内蔓延全台湾,最终被国民党当局镇压。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