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力推“正名运动”无往而不利的陈水扁,意外碰到了一个强硬对手——上任5个月的台北市长郝龙斌
陈水扁每逢5月20日就职纪念日期间,都会上演一出精心准备的政治大戏,而今年的主题,瞄准的是蓝营的“神主牌”——中正纪念堂。
700多个警察昼夜“护牌”
中正纪念堂以缅怀蒋介石为由,于1976年开始兴建,耗费四年方才完工。自1980年开放以来,中正纪念堂的威权建筑意念逐渐被淡化。但在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后,这座已成为台北地标的纪念堂,还是成为陈水扁“去蒋化”的首要目标。连纪念堂正门前的“大中至正”牌楼,也将改名为“自由广场”。
5月19日,在重警戒卫及民众冲突气氛中,陈水扁欣然揭开了“台湾民主纪念馆”的新招牌,中正纪念堂就此走入历史。
这天一早,笔者就赶往开放27年来的首度封馆的中正纪念堂。只见原先正面的“中正纪念堂”石碑,已经被临时搭设起来的鹰架和蓝色帆布遮蔽。中正纪念堂园区的四周入口处也被金属围栏挡住,让不少习惯早起来此散步的民众败兴而返。
场外很快就爆发了蓝绿团体的零星冲突。先是有反对更名的老先生当众脱下裤子骂陈水扁。此后不久,蓝绿支持者一言不和,就拿起雨伞对打了起来。在他们的背后,绿营的支持者火烧蒋介石头像被警方制止。冲突刚刚平息不久,马上又有蓝营民众爬上牌楼石阶,高举“总统贪污,民主已死”白布条,但随即被六名警察“抬”了下来。
下午揭牌之后,不少民众开始包围这块立在大忠、大孝门前花圃上,刻有“国立台湾民主纪念馆”几字的金属招牌。有趁机踹上一脚的,有拿笔涂鸦乱画的,还有人试图把牌子推倒,让警方不得不动用数十名警力,昼夜“护牌”。
后来笔者才知道,中正纪念堂“更名”当天,台北市共调派警力700余名。
5月20日,台北,雨。笔者再次来到中正纪念堂前。尽管是周日,但大批警察还在冒雨守护着那块“民主纪念馆”的金属牌。旁边,不时有游客好奇地指指点点。
台北市长铁腕对抗陈水扁
一向以来,陈水扁主导下的“正名运动”,可谓无往而不利。就算蒋介石铜像被大卸八块,也从来不见蓝营方面的反抗。
然而,这回陈水扁意外碰见了一个强硬对手——上任5个月的台北市长郝龙斌。
早在3月初“去蒋化”运动风头正健之际,台北市就将中正纪念堂列为暂定古迹,启动六个月的勘察程序。也就在这时,郝龙斌为中正纪念堂做好了第一层防护罩。
5月19日更名当天,台北市政府随即以“违反《文化资产保存法》”为由,开出10万新台币(约合2.5万人民币)的罚单;21日,台北市追加一张20万新台币的罚单;22日一早,郝龙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拆除并扣留“民主纪念馆”新招牌,并卸下遮盖中正纪念堂大字牌匾的鹰架布幔。
郝龙斌突如其来的拆牌及命名反制,让绿营显然乱了阵脚。但随即而来的“郝式动作”,更是让陈水扁瞠目结舌。5月22日,在郝龙斌提案下,台北市政会议通过临时决议,将“总统府”前的广场命名为“反贪腐民主广场”,还计划把在属于市府管辖的凯达格兰大道路牌、路标上,加注为“反贪腐大道”。原来,陈水扁那一套正名的把戏,郝龙斌也能玩。
不仅如此,据台湾东森新闻网报道,去年“倒扁”时期空中飘扬的“礼义廉耻”四个大气球,也可能重现江湖。据悉,当初这四个花了单价6.5万新台币订制的“倒扁”气球,现在都堆放在厂商仓库。“倒扁”总部发言人范可钦笑说,如果市政府需要,送给他们也不失为一种方法。(王景贤 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