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侵袭台湾本岛 十大人群“逆风而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风侵袭台湾本岛 十大人群“逆风而动”
2009年08月07日 2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台北八月七日电 题:台风侵袭台湾本岛 十大人群“逆风而动”

  中新社记者 董会峰 刘舒凌

  股市常有“逆市操作”之说,台风来了亦然。

  以这次“莫拉克”为例,结合中新社记者多年观察,在台湾至少有十大“逆风而动”的人群。

  其一,少许活动主办者。平日中央社的“活动预告”有数十项之多,今日只有区区三个。台湾大学考试分发入学委员会为避开周六的“父亲节”,坚持于今天举行记者会,五十多年联考史上第一次提前发榜;在台北举行的二00九国际龙奖IDA年会,今日继续举行;两岸的中钢公司冒雨在高雄签约,加强采购合作。

  其二,计程车司机。台风肆虐日,正是“黄的”出击时。不过,商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大,台北一位宋姓计程车司机对记者说,今天上午十一时出工,三个小时仅拉了三趟活、进账不足四百元新台币。他说,台风日居民外出大减,在街上拉客殊不易,唯有在酒店、捷运站等处“趴活”。

  其三,草根阶层、家庭主妇。每逢台风,市场法则及预期心理作崇,蔬果青菜应声上涨,葱成为飙涨指标,这次台风,概莫能外。精明的超市及量贩业者,大打特价促销牌,叶菜低至四元一把;果不其然,整体业绩暴增几成到数倍不等。SOGO等部分商场照常营业,且推出特卖会,前往淘货者络绎不绝。

  其四,防灾主力军。台风来了,官员绷紧神经,唯恐一时不慎招惹民怨,甚至掉了乌纱帽。今天,适逢灾情惨重的“八七水灾”五十周年,台湾各级部门启动应变机制,消防、交通、水利、抢险等人员各司其职,随时出动。

  其五,“追风”一族。总是有年轻人不顾危险,趁台风去看海、观潮。这次有十多名钓鱼客受困野柳,险象环生终脱险,便是一个“范例”。

  其六,媒体记者。台湾媒体众多,光有线新闻台就达八家,竞争之烈可以想见。记者闻“风”而动,出动SNG直播车,奔赴海边、水库、气象部门、灾区第一线,源源不断播报最新消息。对其敬业精神,民众称道,然记者夸张性的连线方式,也常常会成为坊间的谈资。

  其七,外来观光客。“事非经过不知难”,来台旅游的观光客对于自己生平从未见过的台风,常充满好奇。一位住在台北某酒店的大陆游客就说,听说晚上台风将登陆台湾,他一定要出来感受一下,否则太遗憾了。

  其八,电影爱好者。台风发威的日子,赶上停课不上班,正适合去看电影。于是乎,电影院里看大片的,尤其是年轻情侣,不在少数,别有一番热闹。

  其九,防疫人员。不同以往,这次“莫拉克”袭台,“甲流”阴影依然不散,且疫情有进一步蔓延之势。今日,甫接任台“卫生署长”的杨志良主持跨部门防疫会议;下午比预定时间延迟一刻钟,他才现身记者会,在台上临时披上西装上衣,令人感受到防疫官员此际的忙碌。

  其十,警察。一片防灾声中,警察坚守岗位,严防有人“趁风打劫”。比如,云林县警方昨日就逮捕了四名偷倒废弃物的嫌犯。此外,记者看到,宪兵等相关维安人员,今天也撑着雨伞照常执勤。

  总之,同地震一样,台风在台湾是寻常事。官员、民众应之有道,谓之“防台风哲学”,似不为过。(完)

【编辑:唐伟杰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