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述评:海西先行贵在“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海峡论坛述评:海西先行贵在“试”
2010年06月22日 16:3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次到厦门,我首先看到‘五缘大桥’,地缘、亲缘、商缘、法缘、血缘。这个‘缘’字的‘绞丝旁’,是缠绕在一起的,是不能解开的。”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中的一番“说文解字”,正点出了福建在两岸交往中先行先试的先天优势及无可替代。

  第二届海峡论坛,在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到福建考察、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一周年的背景下举办,海西这个主角,自然备受关注。论坛中,两岸航空运输发展圆桌会议、两岸金融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平潭旅游开放开发等多场政策研讨活动,都切中了海西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议题。

  先行先试这一年

  海峡西岸经济区,为我们描绘的是这样一个空间概念: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等相邻地区。

  从首届海峡论坛至今的一年间,从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至今的一年间,因为先行先试,一个寒暑的轮回,便见证了一方水土的巨变。

  这一年,海西经济区GDP总值约为24585亿元人民币,有专家据年均增长13%推算,海西大约在2015年就可以赶上台湾地区;这一年,海西的路更通了、车更快了,福建因此“变小了”;这一年,闽台城市群迈入“一日生活圈”时代,两岸乡亲越走越亲了;这一年,海西文化魅力凸显,全方位、宽领域、双向化闽台文化交流的良好态势已然形成;这一年,赴台湾访问的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跨越浊水溪,在全台刮起一阵“海西旋风”。

  海峡论坛是重要平台

  “在许多台湾民众眼中,北京是官方的代表,上海是商业机会的象征,而福建就是故乡,很亲近。论坛的各种活动内容也是台湾民众熟悉的,比如妈祖、关帝的祭拜活动,台湾民众到这里可以真正感受到‘同根同源’。”海峡论坛大会主持人、台湾媒体评论员张启恺的话,道出了闽台之间特殊的文化、历史、地缘背景;第二届海峡论坛的成功举办,也再次证实了将其作为推进海西发展重要平台的必要性。

  近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在福建,147个闽籍同乡会、126个闽籍宗亲会遍布全岛。选择在福建举办海峡论坛,不仅是福建具有大陆其他省市不可替代的优势,更是对闽台交流合作取得成效的一种肯定,也是福建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建设两岸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的迫切需要。

  论坛期间,一系列的“先行先试议题”得到重视。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还向台湾同胞发出邀请:衷心希望并热诚欢迎台湾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到海西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参与到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海西承载了太多期望

  “海西建设,福建先行先试”,从最初的一句话,到形成完整文件并落到实处,一个“试”字,即承载了太多期望,这从台湾同胞的评说中可见一斑。

  “目前大陆力挺海西,台湾对与海西的连接有相当的期待。”台北大学副教授郑又平认为,海西必须主动出击,大手笔开创两岸合作新模式和新格局。

  台湾高雄市中小企业协会理事长李重德认为,海西地区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磁吸区中间,必须争取让海峡东岸的台湾融入,变成完整的海峡经济区,才是它的未来所在。

  中华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说:台湾和福建都要充分体现其在两岸经贸与和平发展所处的主体地位和带动作用,相互配合和支持,共同开发、加速实现目标。

  中国国民党中常委廖万隆表示,现在是海西发展的最好契机,海西最重要的作用是两岸之间交流的平台,期待这个平台不断扩大,逐步实现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厦门台商协会会长曾钦照认为:经贸离不开钱的往来,海西要想在两岸交流往来中扮演好试点角色,必须争当两岸金融合作的先行者。

  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董事长许胜雄表示,两岸中小企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对台商而言,海西经济区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将成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的一个新的重要窗口。

  目前,正是两岸关系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关键时期。但既然是“试”,就要包容不足、允许争议甚至错误。我们已经走出了“试”的第一步,就有了期待成功的理由与自信。回眸首届海峡论坛,诸多活动和措施效果不是已经显现了吗?一幕幕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大戏”还将陆续在福建登场,成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的强大动力。期待两岸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实现互利双赢的模式,期待两岸的共同努力,早日换回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中国台湾网评论员 赵静)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娜】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