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两岸首次商谈:会生蛋的母鸡?带刺的玫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ECFA两岸首次商谈:会生蛋的母鸡?带刺的玫瑰?
2010年01月25日 09:4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简简单单4个英文字母,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台湾的讨论已如火如荼。

  24日,海协会和海基会相关负责人在两岸同时宣布: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将分别率团,于26日在北京举行商签ECFA的首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

  “会生蛋的母鸡”

  据介绍,26日的商谈中,双方将围绕ECFA的程序性问题开展磋商,主要内容包括:对两岸研究单位共同研究的结论和建议予以评价,商议ECFA的正式名称及基本结构,通报双方专家工作商谈小组构成,沟通和相互交换商谈所需的经贸管理规定、税则及统计数据等资料信息。此外,双方还将就各自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有岛内媒体预测,ECFA已经成为台湾当前最大的公共政策辩论议题。

  对于即将展开的首次商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24日表示,ECFA的内容包含投资、货品贸易(关税和非关税)、服务贸易、经济合作、早期收获领域,还有争端解决机制。两岸签署ECFA后,对台湾GDP将有1.65%到1.72%的贡献,并将增加约26万就业人口。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此前也谈到了对两岸签署ECFA的期待。他说,2000年全亚洲只有3个自由贸易协议,去年已经增加到58个。这么多经济体中只有朝鲜和台湾地区缺席。ECFA“这一步一定要走”,但会走得很小心。

  22日,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多次强调签署ECFA对台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赖幸媛还形象地指出:“ECFA是一个‘会生蛋的母鸡’,它会生出很多对我们经济有利的蛋。很多经济政策是在养育会生蛋的母鸡,两岸经济政策就是其中一个会生蛋的母鸡。”

  带刺的玫瑰

  不仅是台湾当局,岛内业者也呼声四起,称“ECFA非快签不可”。

  原因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为了“拼经济”。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指出,两岸经贸自由化可使台湾的GDP增加1.83个百分点,效益大约是发放消费券的3倍。

  “区域经济整合”已是世界趋势,台湾有急着“赶上全球派对”的焦虑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指出:“东盟10国加1(中国大陆)”2010年1月起实施“零关税”,“东盟加3(中国、日本、韩国)”的各种贸易协定也不断推进,预计在2015年成立“东亚贸易自由区”,将成为未来全球人口最多、经济产值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如果台湾不签ECFA,外销产业将面临巨大压力。

  除寄望ECFA打通台湾出口的任督二脉外,中经院也预测,签订后7年内,可为台湾带来约89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外资、陆资来台,股价、房价可能会上扬,劳工加薪在望。

  当然,也有业者担心ECFA可能对部分岛内产业造成冲击。“ECFA就像带刺的玫瑰,想只得芬芳却不被刺伤,终究两难。”

  担心无可厚非。因此,在进行首次商谈前,两岸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估,并且分别发表了有关ECFA共同研究的结论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商签ECFA对两岸部分产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和全局角度看,该协议对两岸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具有正面和积极作用,应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逐步推进。

  2010的超级任务

  去年12月,两会领导人在台中举行的第4次会谈中,就商签ECFA原则性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将此议题列为2010年上半年第5次两会协商重点推动的议题,并且希望尽快在两会的框架下安排专家业务磋商。

  两岸两会首次商谈ECFA备受关注,ECFA在第5次两会领导人商谈中能否签署,更是岛内热议的焦点。岛内舆论认为,ECFA能否签署,是马团队2010年的超级任务。

  有媒体发表社论指出,ECFA复杂万千,牵涉的不只是产业、劳工与竞争力等经济层次的问题,还旁及可能的政治效应。连美牛进口政策如今都步步逼近“公投”程序,则ECFA议题的战场岂会轻松?民进党不是不知道台湾经济前景的必要选择,但如果蓄意操作“台湾总路线”的核心政治议题辩论,可想见将使社会对立气氛紧绷,过程必然惨烈。(木曰)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