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台湾“考试院”前保训会委员陈淞山的文章指出,两岸以很默契的方式,快速解决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协议内容与时程,并进行政治对话的二轨交流,为两岸开启政治性谈判做好准备工作。
原文摘录如下: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赵春山曾在10月中旬对外表示,两岸启动政治对话有“三个前提条件”(即ECFA、MOU完成签署、岛内达成共识与国际社会接受)。几天前,他接受媒体专访时澄清说,两岸启动政治性对话,要先做好上述三项准备工作,而不是“三个前提条件”,台湾有意愿与大陆进行政治对话,只是现在一轨进行政治对话的时机尚未成熟,但二轨的研究、交流早已在进行。
由于赵春山教授所负责的智库是台湾“国安会”的外围白手套组织,与马英九的政治决策体系关系相当密切,所以他的对外言论一向被外界解读是马英九与“国安会”的政治指标。因此,赵教授修改立场的上述说法,也当然被视为马英九授意下的政治论点:两岸政治对话二轨研究、交流早已经在进行了。
无独有偶,我们最近也观察到,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签订的时程突然加快脚步,即将在最近正式签署。而ECFA的协商谈判也将在12月的“江陈会”中排入议题,显示两岸当局以很有默契的方式,快速解决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协议内容与时程,为两岸开启政治性谈判做好准备工作。
11月3-4日,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举办“两岸一甲子”研讨会,北京史无前例地派出重量级代表团参加,由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担任团长,另有三位重量级人士:大陆前驻法大使、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大陆前驻英大使、中国国际研究所所长马振岗,退役陆军中将、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学会会长李际均,以及学者、专家共29人与会,其阵容之庞大、层级之高前所未见。这似乎是在为两岸开启政治对话的二轨研究、交流打前锋,准备为两岸终止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与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进行非正式的对话与沟通。这也证实了赵春山教授的政治论点,两岸其实已经在进行所谓的非正式政治谈判,二轨有了共同研究之后才交给一轨去对话。
就北京的战略意图来看,是想透过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使台湾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因为只有一个国家内部的战争才叫“内战”,承认“内战”没有结束,要一起来商量“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则是确立“统一”是两岸未来唯一的选项,并以此作为向“统一”过渡的框架,最后达到“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因此,“胡六点”中将和平协议定位为“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因为承认国家尚未统一,就是以“最终要统一”作为前提。
北京了解台湾的政治环境相当复杂,马英九也有连任的政治压力,因此,迂回地避开马英九“先经济后政治”、“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的时机尚未成熟”的主张,一方面顺利进行并完成两岸金融往来MOU与ECFA的签署,另一方面则进行政治对话的二轨研究与交流模式,把两岸政治对话的时程与议题正式搬上台面。这样便可趁势端出铺陈已久、布局已深的和平协议的“牛肉大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