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和绿营的一些政治人物这些年来在对待两岸关系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何时离开过“苟且”二字?但这样的行为近期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两岸间各种交流活动频度之密、后续效应之大,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
每个政党或政治人物都有自己奉行的一套生存哲学,但谁都离不开一个基本法则:识时务者为俊杰。想把搞政治变成“自娱自乐”的游戏,办法只有一个:准备一块黑布,遇到自己不情愿看到的东西就将眼睛蒙上。分析人士管这种作法叫“苟且”,属于精神胜利法的一种。
民进党的“苟且”之道
想想民进党和绿营的一些政治人物这些年来在对待两岸关系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何时何事离开过“苟且”二字?每每有两岸议题在岛内升温的情形出现,致使自己的那套“台独”理念变得很滑稽、很可笑,内部响起质疑的声音时,他们总能“很勇敢”地蒙上自己的眼睛,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阵“六神无主”过后,依然在“自己的世界里”玩得很起劲儿。
但这样的行为方式在近期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两岸间各种交流活动频度之密、在岛内引起的关注度之高、后续效应之大,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本周的一场“胡吴会”更使两岸话题在岛内急速升温,无法回避。
与此同时,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再次向民进党方面发出了“欢迎来大陆走走看看”的邀请。马当局的头面人物也纷纷放话,表达了“乐见民进党与大陆展开各种形式交流”的意愿。而在岛内民调方面,逾六成民众对陈菊登陆的表现予以肯定,过半数的人赞成蔡英文也能早日登陆。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还有多少人会把他们的那一套所谓的“亲中等于卖台”的论述当回事?继续奉行“苟且”之道,结果只会有一个:不仅输掉了过去,更会输掉现在、输掉明天。
陈菊登陆激起“波澜”
令民进党尤为尴尬的是陈菊大陆之行在自家阵营内激起的阵阵“波澜”。继陈菊之后,另一名民进党籍台南市长许添财也已确定将于6月底赴大陆参访。包括党内前新潮流系的干将李文忠、嘉义县长陈明文、曾经想要登陆而被喊卡的吕秀莲、甚至被视为民进党理论大师的林浊水等在内的一干重量级人士相继放话,直言陈菊访问大陆的成功,是激发民进党思考大陆政策转型的绝佳机会,民进党及岛内“独派”要认清事实,正面面对和大陆交往的问题,“不能再用屁股对着中国大陆”,“不能再闭着眼睛了”,有必要重新启动“大陆政策大辩论”。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当然不会怀疑民进党会在如何对待大陆的问题上做出某些改变,而且他们也确实正在制定一个民进党公职人员赴大陆访问“注意要点”,近期内就会公布,今后绿营人士想要登陆肯定会比现在容易许多。但是,人去了未必眼睛就一定能“睁开”。所谓“脑袋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眼睛”,民进党能不能“睁开眼睛看大陆”最终还得取决于它有没有决心“换脑袋”,而不在于它有多少人或者什么人去了大陆。而要完成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民进党敢不敢重新启动“大陆政策大辩论”,以及最终的辩论结果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本周蔡英文对这件事的表态:民进党从未禁止党公职人员赴大陆,但希望有更好的制度规则可以依循。现阶段民进党还有很多事要做,所以她不赞成立即举办两岸政策大辩论。
与此同时,民进党中央坚称,陈菊是为行销世运登陆,不宜扩大解读,党主席蔡英文目前并无访大陆计划,也没有必要性。而有铁杆“台独”人士则主张颁赠勋章给陈菊以表彰她在登陆中的表现。更吊诡的是原本鼓噪说要向陈菊讨个说法的深绿团体,恰恰在这样最关键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禁声”。没有对手的辩论那还叫辩论吗?
由此看来,陈菊登陆这么大的一件事,民进党是准备按“个案”消化掉了,要的其实就是一个“船过水无痕”的效果。能将精神胜利法玩到这个份儿上,得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多么高超的政治算计呀。
让他们不舍“苟且”的原因只有一个:年底的选举。“政策大辩论也好”、“跟在国民党身后去和大陆打交道”也罢,对他们而言,所可能获得的都是“缓不救急”的或者说“看得见拿不着”的未来的、长远的利益,而选举的压力却是近在眼前,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自己的政治算计拿到自己能够拿到的全部选票、保住现有的县市长席次才是他们眼下最为看重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处理好与陈水扁的关系,依靠扁掌握的大量钱财和“台独”铁票,求得一个现有条件下可能达成的最佳效果。
再怎么混也得讲点“格调”
没必要太过看重本周绿营内再次响起的倒扁声音——有人说“想要检讨大陆政策先要与扁切割”,有人大骂扁“自己贪钱拖累别人恬不知耻”,有人指责蔡英文“现在还没看到民进党批评陈水扁”。自打扁被关进了看守所,这样的声音就从未间断过,结果呢?
看看陈水扁本周的“强悍”表现吧:批评党内人士陆续访大陆会使民进党的论述被“破掉”;宣布再写一本书,将爆料进行到底;发誓“会活着出来看害我的人得到报应”。这些动作,看在蔡英文和民进党那些曾与扁“并肩战斗”的天王们眼里,能不“点滴在心头”?除了带领民进党继续在“挺扁”与“反扁”之间“苟且”下去,还会有别的选择吗?
其实,民进党究竟要不要“苟且”着继续混迹于岛内政坛,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是,再怎么混也得讲究点“格调”,不能给民众添堵。就说本周,先有民进党“立委”在审查“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分条文修正草案”时,因为不满当局有关部会确认的第一阶段开放陆资来台投资公共建设清单,就全数动员,霸占主席台;后有民进党台北市的几名议员大清早带着油漆爬上景福门涂鸦国民党党徽。最后,就连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的门牙也成了嘲笑和攻击的目标。如此“问政”,图什么呀?(谢 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