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重地旗山镇
旗山镇是高雄县山地与平地的结合部,“莫拉克”台风引起的水灾把这里变成救灾重地。一车车物资在此集中,运往灾区;一队队志工在此集结,分赴需要帮助的地方;从重灾区撤出的灾民也在此得到收容。
8月17日,记者又一次来到旗山,专程探访灾民安置点。
前几次,记者都是经过此地赶赴灾区的,掠过的印象是车多、人多,纷杂而热烈。一早赶过来,路过旗山国中。这所学校的操场前几天一直当作直升机的临时起降场,救人、运物资,机声隆隆,人声鼎沸。今天,由于飞机不在此起落了,少了轰鸣声的震撼,多了一点有序的感觉。身穿各色马甲的志工穿梭忙碌,各种寻亲、咨询服务渐有头绪。
在热心志工的引导下,我们进入旗山社会福利馆。这儿似乎被一个社会团体的志工包下了,统一的黄色马甲显得整齐,记者在人群中明显不一样。一间大房间作为库房,不同的物资码放整齐。更多的人忙着将一袋袋捐赠衣物分门别类,新的旧的,长的短的,厚的薄的,男的女的,然后消毒、打包、标号,送往灾民安置点。
高雄县当天推出一项应急政策措施——以工代赈的“8·8临工”和“天然灾害临时工”,前者为期14天,每天提供200个工作机会,是让灾民以专案短期就业方式,投入灾区清洁工作,一天付酬新台币800元,干一天给一天;后者较复杂,需有房屋受损、急难救助等证明,工作为期3个月,工作机会无上限。 这项应急政策目的是解决灾民经济上的燃眉之急,也让灾民在工作劳动中重建信心。报名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由于是刚开始实施,报名的人还不多,估计明后天会多起来。很多灾民家园全毁,一无所有,有份临时工作很有必要。
不眠不休的刘村长
佛光山旗山禅修院是一个较大的灾民安置点。这里安置的基本都是那玛夏乡民族村灾民。那里的志工告诉记者,那玛夏乡3个村子,其中民族村受灾严重,又受楠梓仙溪上游堰塞湖溃堤的威胁,所以村民们基本都被撤出。民族村都是布侬人,撤出来后有300余人安置在这个点。
许多灾民惊魂未定,心情沉重,不愿接受采访。我们辗转找到了民族村的村长刘金和。这名50多岁的布侬汉子皮肤黝黑,声音沙哑,略显疲惫,但神情坚定。那玛夏乡乡公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刘金和村长这些天可说是不眠不休,他的太太差点被洪水冲走,是儿子舍命将其救了上来,但右脚被砸伤。在4天3夜与世隔绝的日子里,刘金和的太太伤口严重感染,患上蜂窝组织炎,救下山后只能立即截肢。刘金和村长整天忙族人的事情,没有时间到医院去。
“有儿子陪她。”刘金和淡淡地说。孩子们要上学、年轻人要找工作、失踪的人要寻找,要求补偿,村子的以后……要做的事太多,目前最需要的是组合屋(活动板房)。
刘村长说,村里失踪26人,到今天为止,陆续发现5具遗体。剩下的21人虽然凶多吉少,但大家没有放弃希望,还在积极寻找。民族小学共有70名多学生,校长老师都在。前一天,旗山国小方面已经答应腾出一些教室,帮助灾区孩子8月31日可以按期开学。读中学的孩子怎么办,也与县里的教育部门联系了,很快会有办法。工作的事情,每人情况不同,有人在找门路,有人还在平复期,不适宜马上工作。
组合屋成大家最盼
“安置点条件不错,对我们照顾也很好。” 刘村长说,民族村灾民信奉基督教,禅修院这里提供的是佛教斋饭,刚开始大家担心不适应。可是过了几天,我们都感觉不错,越来越爱吃了。旗山基督教会提供有肉的膳食很多人都没有去。祷告时才去。
“再好也是临时安置。”刘村长表示,族人还是希望有自己的家,山里的家暂时回不去,组合屋成了现在大家最盼望的。
据说高雄县正在协调杉林地区属于台糖的土地建组合屋,民族村的人都迁过去。希望早些落实。记者告诉他,大陆援助的组合屋17日起运,18日就能送到高雄港,他高兴地说谢谢,眼睛发亮。
高阿美是民族小学家长会的会长,孩子们读书的事安排好后,她松了口气。她有3个孩子,老大上初中,问题不大,老二老三一个二年级一个四年级。高阿美原在村里开一家民族手艺工作坊,经营编织、饰物、串珠等民族工艺品,工作坊被8日的大水无情冲垮。
现在她正与村里另外两个有手艺的姐妹合作,准备先在旗山开个店,暂时安顿下来。“以后怎么办?”“终究还是要回去的,毕竟是自己的家,心是属于那里的。”(郑固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