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博鳌4月11日电 (记者 关向东)11日下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共同主持了一场“两岸企业家圆桌会议”。来自两岸金融界、航运业、学界的多位嘉宾,梳理两岸签订ECFA后的商机,认为协议的签订会给两岸人民带来最大的福祉,促进两岸经济双赢。
戴相龙认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他说,在签订这个协议的时候,我们一方面遵循着市场的原则,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同胞之情、血脉之亲,充分考虑两岸经济规模和市场的不同,关注台湾中小企业和广大基层农民的权益。
钱复指出,签订ECFA也可以说是第一步,有了第一步跨出去,一步一步两岸的经贸合作、交流会更密切,对于两岸都是有利的。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朱云来喜欢用数字说话。他说,大陆仍然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顺差的来源。2009年台湾出口下降,但对大陆出口上升9%,出口额85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台湾也是大陆第五大进口市场,贸易顺差652亿美元。另外,台湾到大陆的投资,从1991年到现在已超过500亿美元,投资项目超过8万个。实际上台湾和大陆、香港的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规模也非常可观。他认为,后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两岸经济进一步紧密合作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萧代基认为,ECFA在协商过程中没有算计,互相都是非常坦诚的、进取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信金融控股公司首席经济顾问兼首席经济学家刘忆如女士分析说,两岸签署ECFA后的商业机会,其实来自于“开放”!她以1960年代台湾选择“出口扩张”,走上贸易自由化之路,逐步建立起均衡、开放的体制;以及大陆1978年决定改革开放,2001年决定加入WTO融入世界为例,论证两岸一旦走上开放之路,面对挑战都会有“非常好的表现”。
两位得益于两岸“三通”的实业界大佬——中远集团董事长魏家福和台湾扬名海运的董事长卢海峰,则讲述了2008年11月两岸“三通”之后,两岸间航运业务在国际金融危机寒风下逆势飙升的故事。魏家福希望签订ECFA之后,未来进一步扩展直航服务的港区,逐步开放船舶进入自由度,两岸间允许航运企业互设机构。卢海峰则提出两岸航运业的“绿色供应链”合作概念。
原本一个半小时的会议,不知不觉进行了两个小时,戴相龙“自我表扬”说:“这是本次年会关注度最高的分会,连我都意犹未尽。不如请国台办邀请我去台湾,和大家接着讨论吧!”(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